分节阅读_168(2/3)
一声怒吼之后,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慎,看着这个挥舞着拳头,满面怒容的人.
面对着眼前这群怒火中烧的青年人,杨慎的血液被点燃了.父亲的凄凉离场、gāo • gàn • zǐ • dì的门第与尊严使他确信,正义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话已经说出口了,事到如今,要闹就闹到底吧!
杨慎又一次振臂高呼:”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再忍,随我进宫请愿,诛杀小人!”
愤青们的热情就此引爆,他们纷纷卷起袖子,在杨慎的率领下向皇宫挺进。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流氓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闹事的人固然很多,和平爱好者也不少,许多大臣看到杨慎准备惹事,嘴上虽然没说,但脚已经开始往后缩,那意思很明白,你去闹你的事,我回家吃我的饭。
可就在他们准备开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人群中突然跳出来两个人,跑到了金水桥南,堵住了唯一的出口,这两个人分别是翰林院编修王正元和给事中张翀,他们一扫以往的斯文,凶神恶煞地喊出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
”今天谁敢不去,大家就一起打死他!”
[753]
这就太不地道了,人家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你凭啥硬逼人家去,但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犹豫了,去可能会被打屁股(廷杖),但不去就会被乱拳群殴!
如此看来,杨头目实在有点搞hēi • shè • huì组织的潜质.
于是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下朝的大臣们一个也没走成,在杨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向左顺门走去.沉寂了三年的愤怒和失落将在那里彻底爆发.
实际上,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君臣矛盾,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另有奥妙.
根据史料记载,参加此次集体示威的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余人,其中六部尚书(正部级)五人,监察院都御史(正部级)二人,六部侍郎(副部级)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级官员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余个国家重要机关的官员一百余人。
中央一共六个部,来示威的就有五个部长,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你要是再不让步,今天咱们闹腾到底,明天不过日子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冲突,而是最后的摊牌!
这群人气势汹汹,除了手里没拿家伙,完全就是街头斗殴的样板,宫里的太监吓得不轻,一早就躲得远远的,左顺门前已然是空无一人.嘉靖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机到来了,他将独自面对大臣们的挑战.
二百多人到了地方,不用喊口令,齐刷刷地跪了下来,然后开始各自的精彩表演:叫的叫,闹的闹,个别不自觉的甚至开始闲扯聊天,一时之间人声嘈杂,乌烟瘴气。
十八岁的朱厚熜终于开始发抖了,自从他进宫以来,就没消停过,经历多场恶战,对付无数滑头,但这种大规模的对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毕竟还是年轻,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慌张,准备妥协.
不久之后,几个司礼监来到了左顺门,向官员们传达了皇帝的意思,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你们辛苦了,我都知道了,事情会解决的,大家回去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老江湖们置之不理,依然自得其乐,该闹的闹,该叫的叫。没有人去搭理这几个太监,只是喊出了一句口号:
”今日不得谕旨,誓死不敢退!”
太监们铩羽而归,朱厚熜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一次不行,那就来第二次吧,既然要谕旨,就给你们谕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