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8(1/3)
掉过头,强忍心中酸楚。
自敬懿皇后薨逝,徐夫人便深恨皇上,若非为这帝王业所累,皇后也不至以风华茂盛之年,耗尽了一生的心血,溘然长逝。随后,皇上下旨,封闭含章宫,任何人不得踏入,并将年仅四岁的太子与公主带走,交内廷教养,不再由徐夫人抚育,另赐徐夫人诰命之封,封赵国夫人。纵如此,徐夫人依然不肯原谅,动辄对皇上冷言讥讽。
普天之下,只有她敢对皇上如此无礼。
也只有她,不论如何无礼,皇上始终宽仁以待,更留她在宫中颐养天年。
承泰公主哽咽道,“徐姑姑不肯谅解,澈儿也不懂事,他们个个都不懂得父皇的苦处……”
“先皇后早逝,令徐姑姑伤心太过,她本无家人,一生伶仃,早将先皇后视作己出。”越姑姑涩然道,“她也是护犊心切,不忍见先皇后受累。”
“母后自己是甘愿的!”承泰公主脱口道。
越姑姑怔怔凝望公主的眉目,虽然与风华无双的先皇后并无相似,神态之间却又依稀曾见。是了,她恍惚记起来,先皇后也总是这般决绝无悔的神色。
看着公主从十一岁长到现在,她突然分不清应该欣慰,还是应该痛惜。
“是甘愿,这世间总有一人,肯为另一人甘愿……”越姑姑终究忍不住,抬眸深深看她,“公主,已经十年了。”
承泰公主一怔。
越姑姑缓缓道,“长安侯也心甘情愿等你十年了。”
承泰公主的脸色渐渐变了,眸底涌上深浓悲哀。
长安侯,征西大将军……比起这些显赫的名字,她却只愿记得当初的称呼,小禾哥哥。
那个白衣银枪的少年,从血火中凛然而来,向她伸出双手。
那个温煦含笑的少年,陪着她在御苑放飞纸鸢。
那个沉默悲悯的少年,在母后大丧后日日分担她的哀伤。
可是,从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
“过去种种已经变了,再不一样了……”承泰公主黯然一笑。
“他并没有变。”越姑姑静静看她,一语切中。
不错,他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她一个人而已。
“一个女人并没有太多十年可以虚耗。”越姑姑垂下眸子,语声飘忽,怅惘无尽。
“十年……”承泰公主有些恍惚。
母后薨逝的时候,只差半月,她就及笄了。
原本母后已经拟了懿旨,只待及笄礼一过,便要为她和小禾哥哥赐婚了。
那时候,她是含羞答允过的,也是甘愿的吧。
可是,一夜之间,哀钟惊彻六宫,一切都变了,命运之辙从此转向另一条轨迹。
“长安侯西征之日,皇上再度赐婚,公主却拒绝了。”越姑姑长长叹息,“已经错过两次……公主,恕奴婢多言,人世无常,得珍惜处且珍惜。”
承泰公主黯然垂眸,长久沉默。
这已是第三次错过。
或许,应该说,是她再一次放走了手边的幸福。
第一次是母后薨,她自请守孝三年,以报母后抚育之恩;三年孝满,小禾哥哥再次求亲,她以太子、延熙公主年幼,长姐需行教抚之职为由,再次固执地拒婚。从此,小禾再未求娶,孤身一人,默默守候;其间父皇屡有赐婚之意,都被她断然回绝。
半年前,西疆外寇与北突厥暗中勾结,时有犯境。
父皇震怒,深恨昔年未能尽诛突厥余孽,欲领军亲征,踏平西疆。
然而这两年,父皇操劳政务,呕心沥血,加以年事渐高,昔年征战中多有旧伤复发,群臣力谏,劝阻皇上亲征。父皇忧及太子年少,不足十五,未敢留下太子监国,思虑再三,最后答允了小禾哥哥的请战,任他为征西大将军,领二十万大军讨伐外寇。
出征之日,小禾哥哥入宫辞行,来景桓宫见了她。
他一反平日疏离,不称公主,却叫了她的闺名,“沁之,谢小禾虽不能英雄盖世,也自有男儿热血,此去西疆,马踏山河,不立万世功业必不回来见你!”
他说,不管多久,他总会等到她愿意。
他还说,“沁之,你心中自有英雄,谢小禾也不是庸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