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6(3/3)
“红毛番人?玉石的玩意?”苏礼皱眉思索着,那红毛番人,估计指的是西方不知什么国家的人吧,至于玉石抠成的,又会是什么呢?
“听说是个景什么盆景儿的,说得厉害得很,什么有山有树,还会喷水,流水的,很是新鲜。”说到具体是个什么,刘妈便有些含糊起来,而后不好意思地说,“主要是我打听的那个妈妈上了年纪,本来就有些记性不好,好多个新鲜词儿她都记不清,我便也只能含糊着告诉姑娘了。”
“可说的是景观盆景儿?”苏礼琢磨着她话里描述的意思问。
“似乎就是这么个东西,还是姑娘见多识广,咱们听都没听说过呢!”刘妈说罢正事,便起身准备告辞,临走前犹豫片刻,还是止住脚步回头道,“老奴多嘴说一句,姑娘莫要与二姑太太置气,她不过是个可怜之人,真是嘴刻薄了些,其实并无坏心,老太太也是心疼她总叫她回家住些日子,不过她那张嘴巴,基本是把这宅子里的人都得罪遍了。”
“刘妈妈这说的是哪里话,二姑太太是长辈,说什么我都是听着的,好听的我往心里放,不好听的我便当被风吹散了,还会记恨不成。”苏礼笑着将刘妈往外送,又说,“老太太寿辰快到了,刘妈妈夫妻都是家中老人,应该都做身新衣裳挣挣面子才是,我特意让半夏去挑了两匹料子,这样给您拿回去太扎眼,抽空让锦之姐姐捎回家去,赶紧做出来,祝寿刚好能穿。”
“每次都让四姑娘破费,弄得我这老婆子都没脸再来了。”刘妈心里高兴得很,嘴上却还推脱道。
“刘妈妈这话就是把我当外人,日后要不管我了不成?”苏礼半开开玩笑地嗔道,“给您的您就拿着,我不是个手里太富裕的,但我从不做那虚情假意的表面工夫,钱多了多给,钱少了就少给或是给东西,总归各种好处,要大家一同互相帮衬才能越来越好不是。”
说笑着将刘妈送出院门,苏礼推说自己乏了,便到里屋去休息,只留下半夏打扇。其实人却是趴在床上,叼着笔杆纠结措辞,最后涂涂改改,终于最终定稿眷写好,折叠起来递给半夏道,“把这张纸条给哥哥送去,他知道该如何做。”
三日后,苏诉终于等到期待好几日的书信,让他第二日到城外去接车队。接到信后他便直接跑到妹妹那边,兄妹俩关起房门密谈了半晌,苏祈才挂着笑容离开。
第二天一早,苏府管家乐颠颠儿地跑去禀报,“大太太,三老爷府上送的寿礼抵京了,您看是先收着待老太太寿诞那天再拿出来,还是这就去回老太太?”他边弓着身子说话,边摩挲着掌心的那半锭银子,心里美得不行,想起那管事儿的嘱咐,便又添了句,“那带队之人说,有东西务必要亲自交给老太太……”
“行了,这事儿我心里有数,你先领人去后面找个地方,把人,车和东西都安置下来,将那带队的领过来,老太太那边也不必瞒着,一是瞧见的人多,保不齐谁多嘴,二来老太太这两日一直念叨呢,告诉她让她开心开心,到时候免不了你的赏钱。”
“哎呦,多谢大太太提点,小的这就下去安排。”管家忙眉开眼笑一溜小跑地下去。
大太太瞧着他离开的背影啐道:“呸,贪财的小人!”
又扭头对房里的丫头道,“拾掇一下,咱们去老太太那边。”
老太太一听说是江南送来的贺礼便觉得心情好了几分,脸上难得挂出笑意地说:“不拘是什么东西,左右都是孩子们的孝心,先好生放着,等到日子了再拿出来。”然后目光略带期待地在下头跪着的人脸上扫去。
那人果然也没辜负她的期盼,打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对着叠在是间的布角,里面露出个红色的锦囊,这才道,“老太太,这是三太太嘱咐小的给您带来的,一路都贴身儿揣着,不敢有半点儿马虎。”
“嗯,好,好!”老太太眼睛盯着那锦囊,嘴里应道:“你们大老远的路一趟不容易,雅琴你给安顿好吃住,给些赏钱,你们都忙去吧!”
大太太椅子还没坐热乎就被老太太一句话打发走了,下人见状也都七七八八地散去,只剩下刘妈躬身在一旁伺候着。
老太太倚在被垛上去瞧那锦囊,瞧着不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