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渊源(1/4)
皇上敲了敲桌子,看着郑致佑紧张的样子嗤笑一声,道:“这事本与你无关,你紧张什么?”
郑致佑羞愧的低下头,“朝纲混乱,臣惭愧!”
皇上挥挥手,“行了,下去吧,这事朕知道了。()”
郑致佑见皇上似乎早就预料到一般,心中微松,事情至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困难。
郑致佑行礼退下,他却不知道,他人一退下,皇上就沉了脸,军师就从屏风后出来,皇上问他,“你如何看?”
“皇上,此是人的本性。”军师没有说的是,他觉得皇上的动作太快,也太过激烈,那些人担忧是难免的,所以他劝道:“当务之急是掌握朝政,到时再慢慢地渗透其中……”
皇上沉着脸点头,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他能做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威武不能屈的人,他能伸能屈,暂时的服软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只是这次的学子……”不管怎么说,那些都是他的臣民,甚至一定程度上算是他的学生,如果他这个做皇帝的不说话,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
军师就微微一笑,“皇上是否还记得赖五进京时曾与王家的子弟发生过纠纷?”
皇上眼睛微眯,他自然记得,赖五是他一把手带出来的大将,不像其他的将军,手下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对于赖五,皇上不敢说十分信任,却也有八分,可以说,他是他嫡系的嫡系。
谁知道赖五一进京就抽了王家两个子弟,据说到现在都没下床,当时因为吴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王家也识趣的没有往上凑……现在却好像要为那俩人“讨回公道”。
军师就说道:“文武之争才是历来朝堂上的矛盾,皇上,若要保下那些读书人,只要保好赖五即可,您是武将出身,这事做得也无可厚非,再过个几年,慢慢将文官的身份提高就是,有些事情是不能下定论的。”
皇上点头,前朝几个朝代,或是因为重武,疏忽了对百姓的管理,所以朝堂覆灭,而前朝则是因为重文轻武……可见,这两者是不能太过侧重一边,可若是齐头并进,朝堂必定会将更多精力用于文武之争上,皇上暗暗头疼,这政事怎么比领兵打仗还难?
说完了政事,可以说些小话了,这一直是皇上调节自身的一个方法,“郑致佑倒是挺疼他那个弟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