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00(1/2)
杰知道皇帝这么说,是为了体恤臣下,所以作为臣子的更加应该尽心为朝廷做事。
“皇上,君杰随时可以启程,谢谢皇上体恤。”楚君杰沉声说道,“再说了,长公主一个人在那里,臣也不放心。虽然吐蕃士兵的战斗力不咋的,但也有十几万之众,不能掉以轻心。”
“嗯,你说的是!”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你明日一早就起程,劝阻文贤不要擅自离开大营!”
贤宗皇帝这么明显的暗室,楚君杰怎么可能听不出来皇上不希望铁幕青出现危险,所以很是理解,说道:“君杰知道该怎么做!长公主是个有分寸的人,微臣会尽力劝阻!”
“呵呵,其实朕刚才的话说了等于白说,要知道文贤的主意一样很正,才不管朕的命令呢。相信一有好的时机,她会比谁都迅速地跑到前线。”贤宗皇帝笑呵呵说道。
“长公主是个个性要强的人,自然不甘落于人后,而且她的当机立断,清晰判断局势的能力,几乎无人能及。微臣要恭喜皇上得此贵女,真是可喜可贺啊!”李大人摸着胡须,缓缓说道,适当地拍马屁。
贤宗皇帝很是得意,这可是他的沧海遗珠,上天垂怜,失而复得。
“嗯,上天垂帘啊!”贤宗皇帝感慨说道。
“皇上,既然长公主奏报说这夏达族愿意我们挺进石门关以西,那这些地方就是我们大宇朝的了。微臣知道那个地方地势相对平淡,可以作为梯田耕种,或者栽种一些山芋。那么多广袤的土地,只有军队住宅在哪里,不是很好。微臣建议抽调一些能力卓越的官员,进驻石门关以西,还有现在就可以卖哪里的土地,或者可以土地置换,让更多的百姓迁移到吐蕃。这样等我们仗打完了,那片土地已经被我们的人们消化了,就算吐蕃人想反悔,我们也不被动。毕竟我们先进的耕作方式,让吐蕃百姓吃饱了,日子好过了,他们也不会多做反抗。”李大人主管国计民生,这还没打仗呢,就开始大那片广袤荼毒的主意了。
贤宗皇帝很是满意点点头说道:“嗯,李爱卿说的是!那关东以西就作为大宇朝的一个府,叫做石门府吧。尽快着手去做吧。关中人口越来越多,分到的土地越来越少。就暂定关中一亩,换石门关五亩,另外还提供每家每户提供时间山芋作为种子。”
“是,微臣立即就去草拟一个折子,明日早朝讨论之后,就颁布实施。”李大人心里高兴,上次青山县是保家卫国,得到了一些俘虏和赎金,这次不仅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还有千里之地,开疆扩土之功啊。
☆、第两百九十五章益处
袁大人站出来,请求说道:“皇上,微臣建议让周将军过去坐镇,配合长公主,君杰。因为到了前线,展战线会拉得很长,要是没有好的将领,会导致进攻不利。”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办。这次吐蕃之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要让到手的石门府丢了。”
楚君杰从皇宫里回去之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召集人员,火速赶往石门关。
李文虽然千般不舍得,但也没有办法。老大还是前线呢,有楚君杰再,和老大一可以互相照应,别人她不放心。李文现在身体恢复了,操持家里,尽量不让老大担心。
想到之前的主意,开始研究香胰子,不仅有各种花香味的,还有一些男士用的淡雅肥皂。这个作坊一弄起来,生产出的东西,大受欢迎,日进斗金,不为过。
不过李文也没有忘记正事,就是铁幕青临走的时候交代的高度酒,也提上了日程。制作出来的东西,专门卖给军队采购部门。这次宇彦德是写出采购军需用品。知道这个高度酒精之后,立即列入采购名单。当然云慧的超级金疮药,也采购了不少。
更令人可喜的是,古丽娘负责的一个千人纺织厂,找了一个大大的废弃的宅子。经过整修之后,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心制作出来的织布机已经安装完毕,每天可以织出很多精细的布料。用云慧调制的燃料上色,不管是棉布和丝绸,颜色鲜艳,花色新颖。吸引了各地的买家。不过大部分的丝绸和布料都被宇彦德通过海运,卖到国外去了。就像铁幕青之前说的,不仅可以做生意卖钱,还可以锻炼海军在海上的应变能力。虽然还没有回来,但相信只要安全回来,那里利润绝对是大大的好。
福伯去了江南余杭那里,准备弄一个更大的纺织厂。要知道裕苏杭可是丝绸之乡,技艺精湛,原材料收购也很方便。这些钱,他们几个人都有股份,还给贤宗皇帝两成干股,算是对他的孝敬。
当贤宗皇帝看到第一个月送上来的报表,上面还有给他的分成,瞪大眼睛。哎呦,居然有五万两,这一年下来就六十万两。这可以兴修很多水利工程,造福多少百姓啊。
贤宗皇帝抬眼看看恭敬站在面前的宇彦德,轻声说道:“彦德,这些钱不是压迫老百姓得来的吧?”
宇彦德很是惊讶,旋即笑笑说道:“父皇,哪有啊,这是织布厂和香皂厂这一个月的利润。这些都是合理的,没有强迫任何人。之所以赚这么多,是因为我们的东西好啊。等二十条上船回来之后,购买当地的香料或者一些珍贵木头,特产等东西,一去一回,会分到更多的钱。父皇,这些年来,励精图治,现在终于有了回报。如果这次商船的效果好的话,就改成一百条商船。为了避免海盗,我们用海军护卫。这样可以用海外贸易赚取的利润,供养海军。相信不出五年,我们的海军,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强大的海军。直达倭国,那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我们把倭人的东瀛岛屿,列成我们海外的另一个府!”
“呵呵,彦德好大的口气啊!”贤宗皇帝哈哈大笑,儿子有上进心,他很开心。
宇彦德笑笑说道:“父皇,这是我和大姐平时谈话的时候,大家一致觉得有这个可能,并且一直努力些。”
贤宗皇帝闪了闪神,微微叹息,说道:“彦德,你大姐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嗯,是的,彦德能力比不上大姐,所以以后会努力向大姐学习!”宇彦德谦虚说道,一点都不在意铁幕青的能力比他高。
贤宗皇帝见宇彦德这样,微微放心,自古一来帝王之心难测。他活着的时候,还可以照顾宇文贤,万一他百年之后,新的皇帝不待见文贤,那文贤不仅要大祸临头,而整个大宇朝也受到很大损失。一个经世之才的出现,不是说有就有的。
“彦德,你要记住,那是你大姐。她不会威胁到你的皇位,有她在,你身边就会有一个坚实的盟友。还有她不管能力多么卓著,将来都是要嫁出去的,你心态要摆正,要能容忍你大姐。一个好皇帝,不是说他有多大的才能,而是有一颗宽容的心,知人善用,知道利用各种权衡之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地好皇帝。”
宇彦德知道贤宗皇帝的意思,是在告诉她将来不要为难大姐宇文贤。
“父皇,您放心吧!”宇彦德点点头说道,“您的良苦用心,彦德都知道,一定会知人善用,宽于待人!”
贤宗皇帝点点头,说道:“嗯,那就好。这次吐蕃之战,关系重大,粮草的征集和押运,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出现上次粮草被烧的情况。不仅损失了打量钱财,而且还差点误了军情。”
“是,父皇,彦德一定谨记!”宇彦德郑重说道,这可是父皇对他的信任啊,让他全权负责粮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