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文武齐聚(二)(2/4)
早在很久以前,他便已经将后世流水作业的方法授予了神械司的工匠们。如今工匠们只须将一副盔甲的制作步骤分成若干,而后每人负责一部便行了……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不但可行,而且还可以省掉不少工夫。
此外,军服的革新中铠甲的更变并非这段日子以来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军常服的普及也成为了辽东百姓茶前饭后的趣谈。
军常服,即辽东军将士除身在军营和征战之外所穿的一种军服。辽东军军法规定:凡三军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入军营或出入正式场合时一律须着盔甲,违者杖四十……但是,若众将士不在军营时或没有战事时,甚至读书识字时该当如何?如若此时身上再披著一副沉重的战甲则难免有些不便……
因此,军常服应运而生。
这种服装是雷云仿效后世军队的迷彩服设计而成,分为夏常服、秋常服与冬常服;虎贲营、虎师、鹰师与豹师的服色均偏向于绿色,水师则偏向于蓝色,配有皮带与皮靴,所有的服装皆是同一制式,唯一的区别便是各军种的领花、领章与臂章等徽章饰物……
而关于辽东军常服的领花、领章与臂章则是他依样画葫芦借鉴了后世军队的制式,也是一种用以激励三军将士且又十分吸引人的规制。
领花,即辽东军佩带与常服衣领口的识别标志,为金属所制。辽东军的军队编制由低到高分别为列、队、旗、亭、营、师六级,其中亭长及亭长以下军职者领花的图案为羽箭箭头的形状,校尉、副将中郎将领花图案为盾牌的形状,将军的领花图案为盛开的梅花……
肩章为辽东军佩带于常服肩部的军职识别标志,由条纹与星花等图案构成,其底色除水师为蓝色外,其余各军种皆为绿色,其具体等级规定区分如下:
一,新兵,只有肩章而无任何识别标志。
二,普通士兵,以条纹为识别标志;豹师、鹰师、水师士兵肩章上为一道条纹,即三等兵;虎师士兵为两道条纹,为二等兵;虎贲营为三道条纹,为一等兵,三个等级的士兵肩章均无星花。
三,自列长开始,使用条纹加金属制五角星为识别标志;列长肩章之上有一道条纹,佩一颗银色五角星;队长亦是一道条纹,但佩两颗五角星;旗长为一纹三星,亭长为两纹一星以此类推;至将军开始,条纹与与银星便不再使用,改为金色的橄榄枝(俗称“麦穗”)与金色的将星,一般师一级的统兵将军、副将便为一穗一星……
由于辽东军之中还未设立“师”以上的编制,故此只能将晏明、裴行二位统兵主将的军职识别标志暂定为一穗两星……
至于最后的臂章,则是佩带于常服衣袖上臂部位的一种识别徽章;形状为盾形,上标有辽东军各军种的简略图腾,用于识别身份……
新制式军服开始推广之后,辽东军中的礼节也随之改变,各级将士、士兵之间会面之时的礼节一应改为现代军中的举手礼……
如今,致以手礼已经成为辽东三军特有的礼节。
这一礼节虽然只是在军中施行,但却是无疑的提高了军人的地位……
其实,军常服的推行也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后面的徽章的推出才是雷云准备的重头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