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行了,别扯犊子了!(求收藏,求鲜花)(2/3)
赵家庄。
杨钊带着后勤部的同志,推着一个超大型的人力三轮车,正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收棉花。
“大娘,你们家里的棉花卖吗?”
“八路军同志,你们收着多少钱一斤啊?”
“大娘,我们收着一毛二一斤,比您自个去镇上卖还要多出一分钱。”
“那行,大娘我知道咱八路军一直缺棉花,所以今年特意多种了点,我现在就给你们拿去.......”
“大娘你看下秤,总共二十三斤四两,两块八毛一分钱,你算算对不对数。”
“没事,大娘我相信咱八路军的同志......”
“谢谢大娘哈......”
“.......”
眼见都到正晌午,把赵家村都转了一个遍,才收了不到二百斤的棉花,杨钊的警卫员小王就忍不住感到一阵的气妥。
他也知道,不是乡亲们不愿意把棉花卖给他们,而是真的没有。
毕竟,这棉花的产量真的不高,去掉棉籽,一亩地也就几十斤。
家里的地种粮食都不够吃的,又怎么舍得拿来多种棉花。
就像刚刚的老大娘说的一样,她也是为了支持八路军,响应八路军的号召,才多种了些,要不然,一家一户能种个三五分地的棉花就已经不错了。
另外,大家种出来的棉花,也得自己留下一部分给家里人做些棉袄和棉被,要不然这个冬天可是不好过。
杨钊也是忍不住的皱眉。
他看了眼车上用棉布包裹着的一大团棉花,想了想,朝警卫员小王道:“走,去李家庄,听连队的同志们说今年李家庄的收成不错,应该种了不少的棉花,咱应该能收到一些。”
当然,这话说出来,他自个都不怎么相信。
因为连赵家庄这样的大村富村都收不上来棉花,其他的几个村更是不用想了。
不过但凡有那么一点希望,杨钊也不愿意放弃,所以才会在外面物资运输不进来的时候,主动带领后勤部的同志,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采购物资。
“首长,首长......”
就在杨钊和警卫员小王推着三轮车掉头往十里外的李家庄走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