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6(2/4)
哪一种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呢?
苏眉利用电脑技术寻找到在网络上发帖的几名网友。黑弥撒在鼓楼区分局接受了警方的询问,他称自己是法学出身,曾在法院和律师事务所工作过,现在在一家银行任职。网名叫黑弥撒,是因为喜欢一张重金属音乐专辑,因此命名。
梁教授:1996年,你才14岁,还在上初中,从这一点上可以排除你作案的嫌疑。
鼓楼区分局长:你对十几年前的案子为什么那么关注,怎么想起在网上发帖推测凶手?
黑弥撒说:我对这起案件的关注是2006年,就是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此案的几个帖子。我发帖的初衷,是想吸引民间高手进来一同探讨案情,但没想到有人怀疑我是凶手。
梁教授:你在帖子里的推理分析我都看了,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会深入调查。你认为犯罪嫌疑人为男性,案发时年龄在30岁至40岁之间,亦有可能在30岁以下,相貌端正,气质成熟稳重,性格内向,为人谦和,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较高,喜欢听音乐,亦有可能爱好文学,住在蓝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人知道——可是你忽略了极其关键的一点。
黑弥撒:什么?
梁教授:这个也不是什么保密性质的问题,希望你了解之后,从此闭嘴。
黑弥撒:好,我会闭嘴的。
梁教授:119碎尸案,没有发现死者的全部内脏和人骨,你推理下,这些哪里去了?
黑弥撒:可能是被凶手扔了,要不就是埋了。
梁教授:还有一种可能,你往最恐怖的地方想想。
黑弥撒:难道……天呐,被凶手吃掉了,凶手是一个食人恶魔?
第四十三章幽暗小巷
另外几名网友也接受了警方的询问,其中一名网友叫“很多的”,他对此案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想从警方嘴里套出话来,他反问警方,凶手有枪,是吗?
梁教授和鼓楼分局长对视一眼,鼓楼分局长说道:你怎么会这么问?
这名网友说,12年前,警方在盘查群众时,曾经多次问起,是否注意到谁家有火药,或者猎枪。这个细节非常重要,也许说明刁爱青的尸块上,或者包装的包上,床单上,应该有火药痕迹,或者刁爱青被猎枪打过,案发当晚很可能有群众听到猎枪的响声——要不,警察是不会调查火药或者猎枪的!
鼓楼局长意味深长的说,别瞎猜,有些事情不知道最好,你今天知道了,明天可能没命。
梁教授说:当时临近过年,火药也很可能是鞭炮或者烟花里的,不要再瞎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