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9(2/2)
顾早笑道:“婶子们看得起我,我是求之不得。日后必定不会负了你们的心意。”
那沈娘子和另几个街坊婶子本就是冲着份子来的,心中开始还有些惴惴,怕顾早不愿提携,如今见她应得痛快,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七嘴八舌笑道:“有你这样的手艺和手段,我们盼都盼不来这样的好事呢。”
方氏见自家女儿被人看重,心里欢喜,早忘了自己前几日里的不悦,也凑了过去说笑了几句。
众人正在那里谈笑言欢,突地却是见到临街大门口停下了几个骑在马上昂首挺胸的人,瞧着样子像是宫中出来的,只是又面白无须,待出声说话了,才知道竟然是皇宫小黄门里出来的宦官。
那为首的宦官下了马,开口便是问道:“这里可是有个会做菜的顾二姐?”
方氏沈娘子一众人本以为这些黄门宦官是走错了地,待听到对方一声便叫出了顾早的名字,一个个都有些呆若木鸡,不知道顾早如何竟会惹来皇城里的人。
顾早虽也是十分惊讶,只是瞧着那人的面色,并无什么戾气,便分开了众人到了跟前,行了个礼应了。
那宦官看了眼顾早,面上露出了笑道:“你便是顾家二姐?咱家奉了太后的金言,请顾家二姐进宫过去叙下话。”
第六十二章三套汤、海米拌香芹、丝瓜炒鲜核桃仁,糟煨茭白
那宦官此言一出,顾早倒还好,只她身后的方氏沈娘子一干人却是愣住了。还是方氏反应得快,扯了顾早到一边,急急问道:“二姐,你何时和皇宫里的那位有了关系?竟瞒我瞒得这样紧?如今叫你过去叙话,叙的又是什么话?不会是你惹了什么祸事吧?”
顾早见方氏呲牙裂嘴的怪模样,知她为自己担心,只是和她一时也说不清楚,便压低了声音道:“娘,你瞧那中官,和我说话也是面上带了笑的,若是叫了我去杀头,哪里还用得着带个笑脸?娘你就放心在家,不要出去乱说就好。”
方氏听顾早这样说,又见那宦官确实一脸和气的,心就放下了大半,转念一想,自家的女儿竟然和当今太后也相识,日后若是攀上了情,还不知道有多少好处,立刻便又心花怒放了起来。
顾早知道自己老娘的心思,转回头瞧见那宦官还立着在等的样子,便只吩咐了她几声安心在家,见她喜笑颜开不住点头了,这才和三姐沈娘子几个道了声别,跟了那宦官出去。
顾早上了那有大内印记的马车,在马行街众人的各色议论中,一路往那皇宫去了。
马车到了那皇宫正门的宣德楼,拐了过去,一直沿着宫墙往北又行了段路,这才从那拱辰门进了皇宫。
顾早一早便曾听闻,真宗年间,官家便嫌皇宫窄小,有意扩建,只是住在宫城外的百姓商家死活不愿搬迁,最后也只能作罢。发展到如今,竟听说若逢大市,百姓的商铺摊位有时都挤过了宣德楼门外皇家正道上所列的用来挡道的朱红杈子。官家与百姓协商,叫退出一些,百姓就是不肯,官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
从前这些都不过是听闻而已,此时跟着那宦官进了皇宫,顾早虽是低头敛目地小心走路,只是倒也真的觉得皇宫里视野窄小,和她从前见过的紫禁城,那真的无法比拟。倒是入了太后所居的宝禄宫,才觉得有些皇家气派了。里面池泉相流,文禽奇兽,怪石幽岩,嘉葩名木。想来是当今皇帝一片孝心,所以将那皇宫里最好的地尊了给太后居住。
那宦官并未带了顾早直接去见太后,倒是七弯八拐地最后入了个地,那宦官说是太后宝禄宫里的尚食处,里面已经站了个宫人模样的中年妇人,自称姓李,瞧着倒像是上次在太尉府里站在太后身边伺候的。
顾早也未细看,只是上前行了个礼,那李宫人已是笑道:“顾家二姐,太后近日里饮食不振。昨日吃到那御厨房进上的菜点,突地想起了去岁在太尉府老夫人寿筵时吃过的菜,说是有些想念那个味道,我便撺掇着派人将你请了过来。”
顾早方才一路过来,心中揣测着也正是这个理,如今听那她这样道来,心便已是放了下来,笑道:“能让太后惦念我做的菜,也是我的脸面。自当用心让太后吃得满意。”
那李宫人见顾早应得爽快,心中也是欢喜,上前来压低了声音道:“太后茹素一年,想是吃厌了宫中御厨的花样,前个月又不小心染了热风寒,经了调理如今身子虽是好了些,只是那胃口却是大败。皇上请了高僧给太后调理,那高僧说太后茹素虽是好的,只是也需量力而为,若是为了茹素坏了身子,那便失了修善的本意。太后觉着有理,如今也略吃些荤腥。”
顾早听她说到最后,心里已是明白了。想是太后吃素败坏了胃口,又加年老体弱染了病,皇帝一片孝心,请了高僧名为调理,实则不过是拐了个弯让太后改回原来的饮食习惯罢了。想来那御厨房的见太后乍改饮食习惯,所上的菜品过于荤腥,一时让太后又吃堵腻了也未可知。只略想了下,便笑道:“太后饮食不振,我若做那过于油腻的,想来也是不行。我老家本是淮扬,那里的菜色清淡味雅,我琢磨着做几道这样的出来,让太后吃吃看可否中意?”
李宫人点头应了,亲自带了顾早进了厨间。里面正立了几个人,瞧见顾早进来,面上虽是带了些不满的神色,只是也不敢太过,都上来招呼。
顾早应了,这才对着那看起来是厨官的人笑道:“我不过会做些乡野里的小菜,太后老人家也是一时兴起贪图新鲜才召了我来,过后便要回去的。此处初来乍到,还请各位提点一二,免得闹了笑话贻笑大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