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赋诗一首(4/4)
就连坐在主位上的包拯都看不下去了,也在这个时候对他夫人董氏和小女儿包萍萍,帮腔道:“王司丞,你就不要再谦虚了。虽说,王司丞你出身行伍,肚子里面还是有些墨水的。别人不知,我可是晓得,王司丞你就不要推辞啦。别藏着掖着,说一说你对项羽此人的见解,我和我夫人,还有两位女儿,都洗耳恭听。”
眼见包拯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王浩觉得自己只能够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地对项羽这个有些悲剧色彩的“西楚霸王”进行一下简短客观地评价。
经过一番思忖之后,王浩终于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历史教科书上,明清时期的一位女史学家对于项目的评价。
念及至此,王浩就信手拈来作答道:“既如此,那王某就说一下自己的浅见。王某认为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喑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
听完王浩对于项羽的评价,董氏随即就拍手叫好,紧接着,她就趁热打铁地继续追问道:“王司丞对于项羽此等英雄豪杰之评价,可谓是恰如其分。不知王司丞,能否再赋诗一首,对项羽进行一番评说呢?”
当董氏的追问完毕,紧挨着跟王浩相邻而坐的包倩倩,则是一脸热切期盼地看向王浩,仿佛她认为,以王浩之才,针对项羽此人赋诗一首,应该是手到擒来才是。
可是,王浩听完董氏的追问,顿时,就让刚吃了一口茶的他,如鲠在喉,与此同时,也如坐针毡,着实让他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