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被嘲笑、讽刺(3/4)
李二对杜荷的监视一直没放松。
知道杜荷在幽州筹建了几个作坊,一直在幽州招工。
几位重臣无言。
妈蛋!
那么小的一个包,要100贯钱。
抢人呀!
太黑了!
呵呵!
李二笑了起来。
“一样送几个上来吧!”
李二道。
“遵旨!”
其他几名重臣,见杜荷与李二谈皮包,心中那个气呀!
这里是御书房好不好,是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说家常、聊天的地方。
“陛下,这是微臣主持下,礼部与东洋国签订的《长安合约》,请陛下过目,若没有修改意见,微臣按此条约执行,让其尽快生效。”
杜荷从包中取出三份《长安合约》出来,交到李二手中。
李二接到手中,细细察看一番。
噗!
哈哈哈!
李二忍不住狂笑起来。
“小兔崽子,这合约谁起草的,全是白话文好不好,这样的合约出现,帝国脸面何存。”
李二鄙视道。
把《长安合约》拿给几名重臣看后,大家纷纷鄙视杜荷。
太儿戏了!
白话文那是老百姓使用的,官方怎么能用白话文。
一旦使用白话文,帝国脸面何存,把脸都丢出国了。
古代官员、儒学大家、书生均以讲之乎者也为荣,认为那是高人一等。
“杜大人,这合约太儿戏了吧!这份合约一旦出世,帝国老脸会丢到东洋国,
受到诸多大儒的辱骂,天下人的鄙视。本官坚决反对,必须重新起草。”
高俭苦笑着建议道。
接下来,不用说,所有重臣,也就是李二的嫡系,全部反对,建议李二让杜荷重新来。
房玄龄虽没出声,不过,表情也很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