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3(1/2)
我的腰,我们深深的相拥在一起,十指紧扣,心涨的满满的,老天已经悄悄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幸福。
心结
自病后,我就变的特别的畏寒,整日我都躲在屋里,看看书,练练字,倒也过的逍遥自在。
“涵小姨。”我放下手中的医书,惊喜的回头,却见承欢愁眉苦脸的站在门外,我朝她招了招手,“怎么了承欢,快来姨这边。”
承欢扑了过来,我捏捏她可爱的小脸,“告诉小姨,谁惹咱们的小格格生气了?”
“豫鲲哥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么久了连封信都没有。”承欢噘着张小嘴。
我微微征了一下,这小妮子莫非犯相思病了?我笑道:“我还以为承欢是来看小姨,原来是来诉苦的。”
承欢扁了扁嘴,“豫鲲哥哥去了那么长时间,会不会忘记承欢了。”她的眼睛一红,竟似要哭出来。
我抱起她坐到我腿上,抚平她皱起的眉头,“不会的,谁会舍得忘记我们可爱的小承欢呢。”
“小姨,你带承欢去找他好不好?”承欢可怜兮兮的拉拉我的衣袖。
“傻孩子,等你豫鲲哥哥任期满了,你皇伯伯自会招他回京。”我摸着她的脑袋。
“哼,”承欢把头一歪,“皇伯伯最坏了。”
“是谁在说朕的坏话啊?”门外传来胤禛的声音,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皇伯伯如果把豫鲲哥哥招回京,那皇伯伯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了。”
我翻了翻白眼,这孩子变脸还真快,刚才还在那发泄不满,现在倒是拍上马屁了。
胤禛从我怀里接过承欢,“别吵你小姨,她身子还弱。”胤禛拍了拍承欢的头,“沈豫鲲就快到时间回京述职了。”
“耶,”承欢高兴的手舞足蹈,她在胤禛的脸上亲了一口,“皇伯伯最好了。”
“那刚才是谁说朕是坏人啊?”胤禛含笑问道。
“是涵小姨说的。”承欢指了指我。
我简直哭笑不得,我在那坐的好好的,什么话都没说,也能被她拖下水。我作势要打他,承欢已经躲到了胤禛的身后,还叫嚷着:“皇伯伯救我,皇伯伯救我,小姨要shā • rén灭口。”
我故作生气,“好啊,你再胡闹,等你豫鲲哥哥回来,我叫他不要理你。”
话一出口,胤禛脸色稍变,我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当年沈豫鲲舍命救我,虽已事过境迁,胤禛心里还存有芥蒂。我悔的直想咬了自己的舌头,反倒是胤禛拖过我的手,在我耳边轻轻说道:“朕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天地为证,日月为鉴,所以朕相信你。”
我摸了摸手腕上的镯子,他正在努力的修补我们之间曾有过的裂痕,尽管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只要双方都尽力了,不管结局怎样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承欢把我和胤禛的另一只手也握到一起,笑着说:“这样才对嘛。”
我吓她道:“你这小鬼头,以后看谁敢娶你。”
胤禛点了点承欢的鼻尖,“朕将来定为你指门好亲事。”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承欢突然跪了下来,一本正经的说:“承欢有一事请皇伯伯成全。”
胤禛看了我一眼,我摇了摇头,表示毫不知情。
胤禛皱了皱眉,“起来说话吧。”
承欢倔强的回道:“皇伯伯若是答应了承欢才起来。”
我怕胤禛生气正要打圆场,胤禛不怒反笑道:“这个倔脾气倒和老十三一样,好吧,朕依了你。”
承欢喜出望外,“承欢想以后的婚事由自己做主。”
我和胤禛相视一笑,这孩子还真是人小鬼大,现在就懂得未雨绸缪了,我“啧”了一声,“你皇伯伯不早就答应了,还不快谢恩。”
承欢必恭必敬的磕了个头,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她那么的郑重其事。生为皇室儿女,都逃不过指婚的命运,又有多少人可以凭着意愿和心爱之人在一起,我佩服承欢的勇气,我也希望她将来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相伴一生、厮守到老。
“承欢陪着你姨聊聊,朕还有些奏折要批阅。”胤禛转向我,“晚上与你们一同用膳。”
胤禛走后,承欢又缠上了我,“小姨,我要给豫鲲哥哥写信,你帮我好不好。”
“姨的字你又不是没看到过,丑的很。”我取出一方端砚,是胤禛前几天送与我的,听说端砚素有“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的特点,很名贵,我一直不舍得用。
我研上墨,展开纸,将笔递到承欢的手中,“要写自己写去。”
“小姨写嘛,承欢给您磨墨。”她撒娇着重新将笔塞回我手里。
“好吧,你说我写哦。”我轻舐墨汁,等着承欢开口。
“嗯,啊,”承欢咬着手指头使劲的想,“第一句就写……承欢很想你……不要了,还是不要这么写。”承欢的脸皱成了一团,“哎呀,我先走了,小姨接着写哦。”她偷偷的溜到门口,还不忘叮嘱我:“写完赶紧叫人送去,我等着豫鲲哥哥的回信。”
“你给我回来,”我叫了一声,承欢已经跑的影都看不见了,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几次提起笔想要写些什么,却总是无从写起,只能搁下。
晚膳已经送来,我坐在一旁等着胤禛,突然想到了什么,我从柜中取出了一瓶红酒,这还是艾伦为庆祝我和胤禛成亲特地送的贺礼。有了红酒的衬托,这顿晚膳虽然不至像烛光晚餐那么浪漫,也能带动不少的气氛。
等了很久胤禛还没来,我有些心焦,于是走到门外去候着。我斜靠在门上,这时太阳已经西斜,刺眼的光芒已然收敛,晚霞映红了天边,渐渐的晚霞暗了下去,太阳也变的越来越小,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记得小时侯每当太阳落山黑夜来临的时候,我就会哭鼻子。这时父亲会抱起我,和蔼的告诉我太阳不是下山,而是去照亮地球的另一边了,如果太阳一直在我们这徘徊,那别的地方的人们就会一直生活在黑暗中。我总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以前我特别的依赖父亲,和母亲的关系反而较疏远,特别是父亲去世后,这种矛盾便激化到了顶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