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49(4/4)
“蓝阿姨您好。”李伉向阿秀的阿妈问了声好,来之前他已经知道了阿秀的母亲名叫蓝云芳。
“好,阿秀,带阿伉上楼吧。”她这句话说的是普通话,但是她对李伉称呼却让他有些愕然,暗忖看来自己从此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阿伉,不过南方人大都习惯在人的称呼前带上个阿字,这个称呼倒也不错。
这时候竹楼二楼的门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同样身穿民族服装身材削瘦的男人从屋里走到外边儿的走廊里,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和一个七八岁的大眼睛小姑娘。
到村里之前阿秀就把自己家里的成员向李伉做了介绍,阿秀的爸爸叫谭天林,是当年从城里来到蓝家坝下乡的知青,后来和阿秀的妈妈傣族姑娘蓝云芳相恋并结合,最终在知青回城的时候选择留在了蓝家坝,楼上谭天林身边的少年叫谭江,是阿秀的二弟,现在正在上初三,那个bā • jiǔ岁的大眼睛小姑娘叫谭琳,是阿秀的三妹。
“阿爸。”阿秀在楼下对谭天林叫道。
“阿秀回来啦,快上楼吧。”谭天林扫了一眼阿秀身边的李伉,然后笑着对阿秀说道。
“哎。”阿秀应了一声,拉着李伉沿着楼梯上到了二楼,阿武也跟在后面把行李箱提到了二楼。
“黄先生,您也来了,”谭天林笑着对阿武打了招呼,然后吩咐谭江道,“阿江,快帮黄先生提一下箱子。”
“哦。”阿江有些不太情愿的应了一声,作势要上前提箱子,却被阿武笑着拒绝了。
李伉跟着众人进了二楼中厅,这样的竹楼他虽然在诸多诸多媒体上见过,却从来没有在现实中见过,所以他感到十分的好奇,上下打量着这座竹楼。
竹楼一共有两层,由于本地气候潮湿,一楼一般是不住人的,阿秀一家都住在二楼,虽然只有一层,但是房间却不少,足有五六间之多,而李伉现在站的这个正对门的是一个有大约有二十多平米大小的中厅,里面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竹制的椅子,再也没有了其他什么家具。
“地方简陋了点儿,将就着坐吧,”谭天林笑着说道,继而对站在门口似乎有些不快的阿江吩咐道:“阿江,为客人沏茶去。”
“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