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3(3/4)
宫里的条件自然不是简陋的军营可以比拟的,经过两天的休息和调理,永年的状况好转了一些,声音依然低沉,却不再那么微弱。这三个字清晰而冰冷的回荡在寝宫里,刚刚替永年整理好衣襟的敬妃不由愣住了,把永年送到门口,目送他头也不回的远去后,才回过头来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惊魂未定的小太监磕了个头,“启禀敬妃娘娘,德妃娘娘她昨夜入睡前烧了好些东西,后来又把所有人都打发了出去,早上才发现,娘娘她已经……自刎了。”
敬妃坐了下来,疲惫的挥手让这小太监退下,出了半天神。作为前太子妃的姑母,平西郡王嫡亲的妹子,德妃在这宫里的日子本来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只是用自刎这种惨烈的方式,却是后宫里少见的。德妃是个杀伐决断的女子,到最后这一刻也是……叹了口气,敬妃刚想叫人进来收拾,一个宫女忙忙的走了进来,“启禀娘娘,穆宝林求见陛下。”
穆宝林?德妃宫里的穆写本,她这时候跑来做什么?敬妃皱起了眉头,“陛下早朝去了,她难道不知?”
“奴婢已经告诉穆宝林了,不过她坚持跪在殿外等陛下……”
敬妃摇头叹息了一声,乾清宫这地方,是后宫嫔妃们想跪就能跪的么?何况刚出了这样的大事!不过罢了,求仁得仁,这不是她能插手的事情。
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永年从太和殿回来的时候,穆宝林依然跪在乾清宫的石阶下面,在空旷肃静的广场上,这抹淡绿色的身影显得分外柔弱。
永年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之色。今天的早朝一切顺利,虽然少了一小半人,但群臣参见的声音却比平时大了好几分,一些老臣还偷偷的抹了眼泪。要处理的事务虽然多,但条陈都是已经拟定好了的,方方面面十分周到。
看见站在群臣前面的两个眼里布满红丝的亲王和同样神色疲倦的三省官员,便能知道这两日他们的辛苦。永年还不能多说话。只是神色平静的批准了一切参状,待早朝结束,议事堂写成教书他再亲笔批复后,就可以发尚书省执行。
而永年自己下达的旨意只有一条,即日起,兴王慕容峻领监国之职。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慕容峻上前一步刚要推辞,永年已淡淡的道,“联尚需休养,你难道不愿为联分忧?”慕容峻怔了一下,抬头看着父皇依然缺少神采的脸色,只能跪下:“儿臣遵旨。”
很多大臣都暗暗松了口气,太子的谋逆封城太过突然,而兴王的领兵入城更是令人惊愕,虽然兴王在控制京城之后便是迎圣驾,开城门,召大朝,带领三省六部在京城各衙门的官吏处理善后事务。但得到永年皇帝的门口策封,才算让一切尘埃落定,也让两天来跟着兴王处理朝政的大小官员们有一种暗地里的欣喜,对他们而言,这几乎是一个因祸得福的机遇……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永年三十二年dòng • luàn之后的第一次朝会成了一次团结的大会,一次胜利的大会,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即使是对于旧日跟着太子走的那些官员而言,摆明了不欲广泛牵连的兴王,也是一个令他们可以放心的人选——毕竟,就是在这们王爷的国主下,太子都只是以“失察”论罪而已。
只是在硬邦邦的龙椅上坐得久了,永年的脸色渐渐又有些发白,慕容峻当机立断的结束了早朝,忘掉重新坐上舒适的便辇,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已经十多天了,坐在便辇上略有颠簸时,胸口那尖锐的痛楚依然不时袭来,尤其是说话的时候,每一句话都会带来不适。根据太医的会诊,彻底康复至少还要一两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