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1(2/2)
兴王府前院亦是一片忙忙碌碌却井井有条的摸样,待侍卫们只是简单的拿过来人的牌子,然后指示他们该往哪个屋去。不过姚初凡显然不在此列,陈侍卫带着他直接登堂入室,进了外书房,只见偌大的屋子里,邺王与兴王两位殿下各据了一张桌子,都在低头处置事务,案前亦有官员等候。
看见姚初凡,倒是慕容峻先笑着打了声招呼,“无庸,你倒是来得快,看你这样子,莫不是也一夜没睡?”兴王殿下居然记得他的字?姚初凡心头一热,拱手行了个礼,“殿下明察秋毫。”
慕容谦放下手头的文书,修长的手指揉了揉了额头,看了姚初凡几眼,微笑道,“看来你这几天也不好过。”
姚初凡苦笑一声,“哪能跟殿下们相比?事到临头才知道,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慕容谦也苦笑了起来,“无庸,你是在说我么?”
姚初凡顿时舌头有些打结,“属下,属下不敢,二殿下能文能武,不是属下能比拟的。”
慕容峻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他自然也是一夜未睡,眼里颇有红丝,下巴略减青茬,但这爽朗一笑,一屋子人忍不住都跟着他笑了起来,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挥手打发掉自己面前的官员,慕容峻才道,“你们也别互相谦让了!无庸,我问你,一期《京报》从内容准备到贴到各个报栏,最快要多久?”
姚初凡想了想,“要看文字准备的情况,若是文字已经定好,最快还要一天多。”
慕容峻点了点头,沉吟道,“如此说来,还是先发布告,现在就集中所有人手抄布告,盖上阿谦京兆牧的大印,务必贴满京城所有街巷,《京报》这边也同时准备。”随即便叫进来一名文吏,口述告示。
姚初凡站在一边,不由听得惊心动魄,告示上的几条分别是:
原太子妃宇文氏阴怀逆志,欲篡朝纲,行刺皇上,挟持太子,娇太子令封闭城门,迫害宗亲大臣,幸得邺王、千骑营大将军谵太杨飞及阆中都府郎将长孙承业护驾,兴王讨逆,令阴谋事败,乾坤一洗,皇上已于十八日回宫主政。
原太子因失察之罪,自请看守皇陵,皇上准其所奏,贬为东山郡王。
首恶宇文氏潜逃,有告发其下落者,赏白银五千两,有擒获送官或献其首级者,无论出身,封宣威伯,食邑千户。
平面郡王及神威将军为谋逆主犯,两府成年男丁入狱待决,夺爵辉劵,籍没财产,妇孺流放瀚海。
参与叛乱的东宫属官及文武官员,系数下狱抄家,待大理寺与刑部会审定罪......
姚初凡熟读史书,自然明白,这几条里对平西郡王和百官的处理算是常规,对太子的处置可谓极轻,而对宇文兰珠的悬赏却是极重——千户伯,为了这样一个前程,天下大多数人只怕连亲爹也是肯卖的,宇文兰珠就算能逃出京城,这一生,也再难过上一天安生日子了。
却听慕容谦笑道,“你倒是大方,五千纹银,千户伯,杨飞早上还刚让人带话过来,他要亲手抓住宇文兰珠,只怕这心思是要落空子,你也不怕他找你算账?”
慕容峻道,“我们谁又想亲手抓住那个女人?石头那小子打仗大概是天下第一,不过说到抓人,还是你我比较在行吧?”
姚初凡不由暗暗奇怪:驸马和殿下为何要想亲手抓太子妃?正想得出神,只见又有一位侍卫匆匆走了进来,背后跟着的竟是晏柏雄,十来日不见,他也是形容憔悴,两鬓竟然斑白了一片,两人相视一眼,都笑了笑,其中的种种滋味,也只有两人自己心中明了。
慕容峻将告示看了一遍,确信无误,才递给慕容谦,见晏柏雄上来行礼,便笑道,“晏府令这几天也真是忧心了,只是眼下说不得还要辛苦两天。”
晏柏雄和姚初凡心里自然清楚,京城这场大变故终究要昭告天下,而令世人知之的最好办法,除了告示,就是通过《京报》,只是这期《京报》应该是何面目,却是一件难决的事情:除了朝廷发出的布告,诏令外,是否还要有文论配合?别的版面该如何安排?而且,如何才能做到最快印制出来?
四个人商量了一刻钟,还是姚初凡道:“下官以为,这件事情,最好还是让公主拿个主意。”
第178章贵在掺和
京城大多数的府邸相比,安王别院无论规模、屋舍、花木都不算出众的,灰墙朱瓦,青石台阶,平日来往的也不过是六部的一些老将军,大门常年不开,来客一般都是直接走东西侧门。不过,当管事听说姚初凡的身份来意后,却未带他从侧门进去,而是直接领着他沿着围墙走到了西边,哪里有一扇小门,却也有仆人看守,听了管事的交代,有一个小厮转身就往里去了。
看着这扇门,姚初凡只觉得心里莫名的紧张:好容易说服兴王殿下,他过来只是讨个主意就回去,可别到时候见不得......带路的管事见这位府丞微微僵着一张脸,以为是没让他走正门,忙笑着跟他解释,“这门是直通公主和世子猪的院字,比从二门走要近很多。”
姚初凡楞了一下才明白这管事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