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33(3/4)
“母后,这不好吧!”给她们解闷!真有这么好“这是林状元的手稿,不方便与女子阅读!”
“噢,对了,那小子,你准备安排去哪儿?”说起林状元,太上皇想起了当初的承诺。
“父皇,他不愿做官,想要再游学,儿臣已允许了!”深叹一口气,才不为已用,其实也是很可惜的。
“这样啊!”不为官!这林家的人一个比一个奇葩。“不过,说起游学,看他这些手稿,还真是这块料。对了,轩儿,不若让翰林院将这箱子手稿拿去整理汇集,印出些书来,让民众都看看学学,我西宋地大物博,各地风俗人情也了解一下!”
“这主意好,后宫嫔妃想要看时,也没这些顾忌了!”太后满脸赞同。
“好,儿臣这就安排!”堂堂起诏编史的韩林院为他出书,也是为他扬名了!
“三少爷,三少爷,您快看,这是林家派人送来的书样!”天刚亮,杨子森还在心里盘算着要在洛城呆多久才能回家,妹妹还盼望着自己那一箱子手稿看呢。阿海就匆匆的破门而入,连规矩都忘记了。
“什么书样?”在洛城客栈住了三天了,本想去庄上住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妹妹交待了不能去庄上住。洛城不乏能人异士,无论是书社还是自掏腰包,出书的人多的是,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抬手,接过了阿海手中的一本书。
《杨子森游记》
乍一看,杨子森吓了一条,细看之下,更是吃惊不已作者:杨子森;编缉:韩林院
这是什么情况?
“三少爷,来人说,太上皇和太后都非常喜欢看你写的手稿,皇上看了觉得不错,就让韩林院负责编辑整理,这三年来的手稿,全都要出书呢。”阿海的激动不是一星半点,朝堂上主子辞官不就的事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出书,而且是皇家出面出书,那是大儒才有的荣幸。
翻着样书,杨子森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虽然,里面的内容自己都可以背诵下来,但,手写的浓墨与印制的墨香是完全不同的。
他,居然可以出书了!
妹妹说得对,读书不一定要当官!
著书立说,教化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是一大功绩。
如今,他出书,不仅是自己杨家的子孙后代,西宋的百姓子民均可以通过他的书看遍全国!
大哥的庄稼种得好,二哥的木活远近闻名,自己,也终于有所成就了!
做到了,自己和他们一样,做到了妹妹说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己的书,也没有白读。
“就说子森这孩子不凡吧!”六月里,随着杨子森的回归,一箱子手稿,外带一箱子书,夫子边翻看,边赞不绝口。
“这孩子能有今日,多亏了夫子您的栽培!”杨大年不懂朝堂大事,但听闻夫子说不做官更好,那就不做官了。听说得遇皇恩,韩林院出书且大卖了,儿子也是名利双收,杨大年乐得合不拢嘴!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夫子摇摇头:“子森这孩子是个聪明的,不为官也没有埋没他。假以时日,将成为一代大儒!”
“承夫子吉言!”大儒什么的杨大年不懂,就知道,只要儿子是有出息的就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