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3(4/4)
大山上的人家,很多就用竹筒引水到家,纯天然矿泉水。
一说起这事,杨子千发现,当真,待田里的水引够用了,还可以把竹子撤回来,从山上的河沟里引水到家。吃那水,也不比井水差多少。
又一个新发现,她心里窃喜不已。
☆、第二十九章
“丫头,这主意真好!”杨大年看着流向田里的水,虽然这会儿早已渗进了裂缝里。这样日夜不停的流,能蓄上水也就容易了。
“嗯,只要不被人破坏,这块田,明天早上就能蓄满了。”信心满满,这件事总算是解决了,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夜里,杨大年将最后一堆麦子用连盖打下来了。麦收总算结束了,收获的麦子,让一家大小兴奋了。
“地里的麦子,交了租子只余得下两箩,但田里收的这些,就是净赚的了。这些,够我们家吃上大半年了!”丰收的喜悦,原来是这种心情:激动、惊讶、满足!
“是啊,子木又经常跟师出门,家里少一个吃饭,又收了这些麦子,今年,我们家,也可以少吃野菜了。”月娘算了算帐,这可是几年来从来没有的好事!
“基本不用吃野菜,娘,我多捉鱼,然后自己家再种点小菜,就够吃了!”杨子森的主业是捉鱼,要不是在跟夫子学习,杨子千怀疑,他会当一个渔民的。
“有野菜时,还是找点来垫一下,我们家,也要学着存点粮,眼看,你大哥快成家了,越往后你们兄弟几个的事都跟着要办,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到底是当家人,看得长远,杨大年一语道出其中要害,一家人频频点头称是。
想起去年吃的鱼腥草、蕨菜、白槐花还有那什么蘑菇,这些东西,只要不是天天顿顿吃,就如换个口味吃个菜而已,倒也能接受。
杨子千也点头,一是同意吃野菜;二是对老爹英明的决定举双手赞同。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家中有余粮,比有存钱更可靠安全!
“等栽完秧子种了玉米,空下来,再修房子,今年,得把两个房间给修起来。”屋外的空地上,一家人带回来的石块又堆起很高了,预计修一间屋的用料都差不多了。
“好!”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一家人,幸福的睡过去了。
一夜时间,改变不了什么。
天刚蒙蒙亮,杨大年父子扛了锄头去田里时,是狠狠的惊喜了一回。
这块田里,水已经蓄了一巴掌厚了。
这就足够了!
连忙将竹筒又移向另一块田,父子俩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争取,明天就能把它栽了。
“咦,杨老二,你脑壳硬是够用也!”慢慢的,田边的人越来越多。庄户人家就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更何况这是农忙时节。惊讶于一夜之间的变化,大家忍不住就感叹道。
“嘿嘿!”边抱了稀泥朝田坎上丢,边干笑两声。家有财不外露;家有聪明的女儿,也不能让人窥窃了去。“嘿嘿”两声,算是回答,不狡辨,也不解释。
“杨二哥,照这样,你这几块田栽下去完全不成问题了。”王三路过时,看到了一夜之间的变化,惊喜不少于当事人杨大年。下半年,点小春时,他家的方法可取。他仿佛都看到了如杨大年家的那一堆堆的麦子在朝他招手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