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1/2)
是除夕,并没有责罚,仿佛很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气氛。
长辈们坐在一起闲聊家常,孩子们都是坐不住的,去了外面看放烟火,薛家在京城的地位不低,每年烟火都会放到三更。九姐儿却带着画屏回了东苑。
听着不远处的鞭炮声,看着天上绽开的焰火,画屏也很想去看看,只是九姐儿却想回东苑守岁。刚回到东苑,姚妈妈几人就迎了上来,冯妈妈诧异的问道:“九姐儿怎的不去看那些焰火,虽说年年都有,但院里的有喜欢看那些东西。”
果然,九姐儿看到画屏和锦绣期待的目光,忍不住笑了,“姚妈妈,你带着锦绣和画屏去看吧。”
姚妈妈用眼神询问了九姐儿,九姐儿微微点头,她看得出,姚妈妈也喜欢看这些东西。
冯妈妈跟着九姐儿进了屋子,帮纠九姐儿把披风换下来,还是忍不住劝道:“您该出去看看,京城的除夕比浙江热闹多了。”
若说不喜欢那些东西肯定是假的,九姐儿淡然的看着冯妈妈,笑呵呵的说道:“姚妈妈多年都没见过京城的世面了,总是惦记着,这会儿好生看看也不错。屋子里总得留下人守岁不是,今天喜庆。”
“九姐儿说的是!”冯妈妈搬来小杌子,让九姐儿坐下。
九姐儿笑眯眯的说道:“您也坐吧,站着挺冷的。”
借着火光,冯妈妈看清楚九姐儿稚嫩的脸上一片柔和,心里也放了下来,搬了小杌子坐下陪九姐儿说话。
火光映照在九姐儿的眸子里,完全看不清楚。她突然说道:“祖母这些年身子骨不错吧!”
冯妈妈答道:“嗯,老太太信佛,心境又好,得了菩萨保佑。”
九姐儿叹息一声,发出感叹,“毕竟是嫡亲祖母,这院儿里只有祖母对我好!”
“老太太心善,当年对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如亲子一般,何况你这个嫡亲孙女。”冯妈妈拿着小铁铲拨弄着炭火。
九姐儿心中挣扎了许久,仰起头,认真地看着冯妈妈,“九儿真想把父亲的财产交给祖母,可九儿怕祖母得了那些钱财便不要九儿了……”
“哐当”一声,冯妈妈手中的小铲子慌张的掉落在地上。
九姐儿心中冷笑,老太太在宴会上说的那番话,不就是想让她把父亲留下的交到她手上么?
第十一章过年(二)
九姐儿仰起头,双唇紧抿,纯黑色的眼珠倒映出冯妈妈因意外而慌张的脸,像是孤独无助,又像是期待冯妈妈给她一个确切的答案。屋子里很暖和,有一种特别的安静,只有炭炉上的水壶发出“滋滋”的声音。
冯妈妈却不觉得多暖和,四肢僵硬,但背后却冒出津津冷汗。她想从九姐儿眼中看出九姐儿的心思,但那片纯黑的眸子中只有淡淡的哀伤。
莫非九姐儿知道了什么?
她浑身打了个激灵。
冯妈妈多时不回答,九姐儿也不强迫冯妈妈,就当她在说笑吧。她弯下腰从地上捡起小铲子,把它放在炉子便倚着,继续说道:“哎,看我说了什么话,祖母是嫡亲祖母,怎么可能不要我了呢!”
冯妈妈便笑了,“瞧您说的,老太太自然是疼你,大老爷给你留下的,都是给你做嫁妆用的,等你出嫁,老太太还得给你添几个铺子呢!”
九姐儿的脸红扑扑的,在火光的映照下露出一丝羞涩,“九儿还小,如今只想在祖母膝下伺奉着。”
冯妈妈瞧着九姐儿面若桃花,虽说年纪小,还没长开,却已经有了些眉眼。鼻子和嘴巴像大老爷,眼睛却像极了大太太。可看九姐儿微微低头,冯妈妈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起来,九姐儿还小,这薛府若没有老太太帮衬着,日子肯定难过。她害怕院里的人把那些家产抢走也是应该的。
“老太太若听到您这番话,该有多高兴。”冯妈妈心里通透了不少,九姐儿虽小,但心思如大太太和老太太,不愧是嫡亲孙女。她越瞧越觉得九姐儿讨人喜,又说道:“这些年老太太身边就没有一个贴心人儿,就三姐儿时常会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可三姐儿毕竟是二太太的女儿,也说不上贴心。日盼夜盼总算把您给盼回来了,当年大太太去世的时候又传您身子骨也病重,老太太专门去白马寺住了一个月,在菩萨面前给您求平安呢!”
九姐儿含笑,满脸轻松,“九儿多想了,您别怪九儿。三姐也让我多去南苑走走,三姐人好。”
九姐儿是似无意的说出这句话,果然,冯妈妈的脸色没有先前那般好看,她又说道:“现下也晚了,我先睡下,待会儿她们回来了,您就留下锦绣姐伺候我便是。”
她的心里不快,刚才支走姚妈妈和画屏她们虽然是想跟冯妈妈单独说说话,但也是在看姚妈妈和画屏的态度,只是结果让她颇有些失望,画屏年岁小,姚妈妈却不是个不懂事的,但她也没有坚持留下,姚妈妈心里或许并没有如何敬重她,只是把她当做一个心疼的孩子,也没有在深宅大院的觉悟。经过照雪的事之后她越加明白在宅院里有几个好使的仆人是多么重要的事。
“哎……”她心里叹息一声,无奈的闭上眼,身边必须有一个好使的人才行。
她看中冯妈妈俩,虽说一个是老太太的人,一个是二太太的人,但如今她身边只有这两个实在,还有七年才及笄啊,时间太漫长来了,她不得不现在就为自己做好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