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7(1/2)
br/>越想越有可能。
霎时,彷如看到一丝曙光。叶莫桑穿上鞋,走到柜子前,拿出行李箱,开始整理。
第二天早上,他早早的去公司将事情交代了一番,然后开着车回到家。叶父叶母,刚刚吃过早饭,正坐在客厅里喝茶。聊着一些事。
“爸妈,我有一件事想跟你们说。”叶莫桑急匆匆的进门,语气郑重。很少见他如此,叶父叶母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道,“什么事?你说。”
“我想离开一段时间。公司里的事我已经交代好了。暂时请爸去坐镇。”
“你干什么去?”叶父看着他开口。
到了这个时候,叶莫桑也不再隐瞒,直接将目的说出来,“我去找一个人。”
叶母听了他的话,当下就明白,“你去找莫关关?”叶莫桑点了点头,说“找不到,我就不回来。”
“你跟她什么关系?李家的人都不找,你去找什么?不许去!”
叶父严词拒绝,叶莫桑早就料到,不甚在意,说,“我来只是告诉你们一声。”不管他们同不同意,他都会去。
听到这话,叶父一股火冲上脑门,指着叶莫桑,“怎么?翅膀硬了,连我的话也不听了!我跟你说,哪儿也不许去,老老实实的给我呆在公司!”
“爸,这一次,我不会听你的。”说完,就要转身。叶母走过拉他,叶父瞪着眼睛,“今天你要是敢出这个家门,这辈子就别再回来!”
叶莫桑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眼里闪过一丝心绪,目光却依旧坚定,他站直身体,“爸,妈,对不起。”对着他们鞠躬,转身走出家门。
身后响起叶母的唤声,和叶父的咆哮。
出了家门,叶莫桑开车回到住处,拿上行李箱,打车来到机场。坐在候机室,他拿出钱包里的照片,看着莫关关,轻轻地笑了起来。
各位乘客请注意——
候机室响起清晰的女声,叶莫桑站起来,将钱包小心的放进衣服的口袋,拿起行李箱,踏上了寻找莫关关的路。
现在的我,很好
即便是第一次来到拉萨,入眼看到城中的景色,便知藏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
一年四季与鲜花相伴。
在这伸手就可以触摸蓝天的地方,大自然把温暖的阳光播撒到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阳光和鲜花就像是一对姐妹,把这座城市装扮得更加亮丽和温馨。
每当夏秋之际,随着虔诚的朝佛人群走进举世闻名的八廓街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在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的窗台上,在大街小巷的庭院里,在“日光城”宽阔的马路两旁,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
城外尤其漂亮。
沿着马路出了城,在西北区琳琳散散的坐落着不少藏式民居,打开窗户便可以看到雄伟壮阔的布达拉宫。
中午时刻,太阳火辣,等到太阳西去的时候,莫关关坐在摇椅上,身上盖着件薄毯子,手里拿本书在看。
她低着头,眉宇间带着一丝淡然。相比之前,黑了不少,但也能看出健康了不少。
说来也奇怪,一般人来到xī • zàng都会有高原反应,于莫关关而言,却什么事都没有,她觉得这里的空气,这里的草原,这里的鲜花,这里的湖泊……每一样都让她格外的舒服。
前两年为杂志社拍照片的时候,来过这里,所以那个时候当莫关关动了离开的念头时,第一个便想到了这儿。原本是去纳木错,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没敢。
也巧,刚来到拉萨,就碰到了顿珠,一个老朋友。在两年前的萨嘎达瓦节上,老百姓几乎倾巢而出,围绕大昭寺、布达拉宫的外墙转经,这一天,整个拉萨都充斥了焚烧香料的烟气。
就在转经路上,莫关关看到一个孕妇,倒在她脚边,便连忙将她送到了医院。这个女人就是顿珠的妻子,德吉梅朵。
后来,为了感谢莫关关,他们夫妻两个非让莫关关去他家做客,这一做,就做了半个多月,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次见到莫关关,顿珠硬是拉着她去了他家,住下来。直到现在。
他们开着间家庭旅馆,前边是供游人住的,后边是他们自己住。顿珠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平时也会载些游人回来,几乎天天都是客满。赶上淡季的时候,人少些,几乎都是独自旅行的人。
日头渐渐没了,觉得有些凉意,莫关关放下书,看见德吉梅朵在楼下忙,便披了一件藏袍走下楼。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钦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酥油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罗”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水ru茭融,再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可喝的酥油茶了。
大半年过去,莫关关也学会了做酥油茶,此时见德吉梅朵在搅拌,便自告奋勇的开口,“我来弄。”
德吉梅朵看到莫关关,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都这么大肚子了,就在楼上呆着,别老是下来。”
“我没有这么娇气。”
“不是娇气不娇气的问题,再过一个多月就生了。可使不得。对了,巴桑刚回来,吵着要见你呢。八成又想让你给他说故事,你去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