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2(1/2)
路。
毕竟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古代,有钱人家还好,像他们这些出来的混的要是断了手脚那真是死路一条,不说能不能出的起钱请大夫给自己瞧伤。光是平时的那些死对头都会趁着他现在弱势跳出来踩死他。
所以张大掌柜根本就不用自己动手,直接就有跳出来帮他把这些人给做了。
王冬梅听说这些事情后,不由得冷笑:“多行不义必自毙,活该!”
解决了陈哥的事情,粮记再也没有人来找麻烦,王冬至欢欢喜喜的去张罗粮记在六丰镇分店开张的事情去了。分店开张的当天,因为是庆祝开张举办了一个打折促销的活动,再加上这批粮食不多。又每个人限购五斤,所以那天几乎都是疯抢的。甚至到了后头,一家几口人齐上阵。一个负责称粮,一个负责付钱,另外的则负责排队。可见粮记的生意有多好。
当天晚上王冬至回来时候对家人说起分店的生意时那是摇头晃脑好不得意,引得王杨氏他们笑骂不止。不过奈何人脸皮太厚,非但不觉得不好意思,反而还觉得这是在对他能力的一种夸赞。
用王冬至的话来说就是:“没想到你们这么热情,不好意思夸赞我居然还说了反话。”
引得王杨氏跟着就笑骂了一句:“臭小子,脸皮咋那么厚呢,比那墙头都厚实。”
母子俩的互动也引得家里人一阵哄笑。
……
月底的时候王冬雪一家子大包小包的来了镇上,因为按照规定洪少荣四月份就要去县学报到。而县里离这里的路程要半个月,再加上去了之后还要找房子安置,所以刚出了二月王冬雪他们就要动身去县里才行。
王冬雪他们来就是给大家此行的。
王冬梅虽然也舍不得,但是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交通不发达,所以还是趁早去县里比较保险,谁知道路上会不会因为什么突发事情给耽搁了时间。万一过了县学的报名时间那可真是哭都找不到坟头。到时候洪少荣就必须得等到第二年的四月份才能重新去报名,这中间就要耽搁一个月。
因为这个朝代对于士子参加科考是有规定的,没有中功名的读书人如果交不起束脩可以在家自学并参加科考,但是考中了秀才的必须要去县学念书,参加科考的时候甚至还需要县学历的先生,俗称的老师写的推荐信才可以进考场,若是没有主教老师的推荐信是不让进考场的。
不过好在,这规定也有一项福利,就是对于入学的那些学子官府会给家境贫寒的人安排住宿,每个月还会发放一两到二两银子的生活费,当然了,这个生活费视当地的生活和消费水平而定。这个钱有专人保管,每个地方该发多少每年的新生入学那天都会有上头的人下来贴告示说明,所以那些地方官员就是想从这里面捞油水都伸不进去手。
更何况这些钱就等于是那些寒门学子的命,在这个和平年代读书人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要是被这些人知道了官府敢把手伸进他们赖以为生的口袋子里,估计会被这些读书人口诛笔伐,用唾沫星子给淹死。
所以,哪怕地方政府再贪,也不敢在这笔经费上面做手脚,这可是关系着自己的性命和前途的事情,一旦东窗事发那就不是以死谢罪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所以说,有的时候读书人还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上万读书人凝聚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
三伯娘在知道王冬雪他们要走的时候,哭的真是肝肠寸断,她这好不容易才跟闺女的关系缓和了,结果人就要走了,这叫她如何舍得?再说了,她现在年纪大了,才知道也就只有这么个闺女能给她当靠山,闺女在的时候王翠柏那个烂人不敢对自己怎么样,闺女要是去了县里她指不定得怎么受虐待呢。
估计到时候李氏也会猖狂起来吧,正好跟王老三联手一起欺负她。
王冬雪被三伯娘哭的心里酸溜溜的,于是连忙劝哄她:“娘,我还要在这儿住两三天呢,不是现在就走,你别哭了。”哭的人心里怪难受的。
“那还不是一样要走?”三伯娘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最后还是大娘实在听不下去了,才忍不住出声道:“大丫头又不是去别的地方不回来了,你瞧你哭个啥?要是真想闺女了,就租个马车去县里头住一阵子呗,这有啥好哭的。”
三伯娘擦了擦眼泪,就把大娘的话给顶了回去:“感情不是你闺女出远门,你不心疼。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要是等幺弟家的小丫头出门的时候你都不哭一下我才真佩服你呢!”
大娘听到这话在脑中想象了一下自己打小捧在手心里的小丫头长大后要嫁人了,脸色顿时也变的晦暗起来,嘴里说道:“行行行,我不劝你了,你就使劲在这哭吧。你说你这人还真是,劝你还不好啊,非得往人伤口上撒盐才高兴。”
“哼。”三伯娘用帕子拧了一下鼻涕,哼了一声,说道,“你看吧,瞧你那脸色就知道到时候还不如我呢。”说起这个她顿时满脸幸灾乐祸的笑起来,刚才积攒起来的离别愁绪也被冲淡了不少,“你且等着吧,我到时候肯定凑你跟前瞧笑话去。”
“……”王杨氏无语的看着刚才还哭的眼泪鼻涕横飞现在就已经幸灾乐祸的笑开了的妯娌,觉得这人真是太讨厌了,说话竟往人伤口上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