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9(1/3)
家吃了顿晌午饭。汪媒婆见王家饭桌上的菜品心里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这亲事说成了。别的可能都是虚的,可是这饭桌上可是骗不了人的。手里有没有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家都是乡下人都节省的很,谁家要是手里没有仨个两个的能这么吃?
瞧瞧那大盘鸡就这么随意的摆着,还有烧的油汪汪红通通的红烧肉,炸的黄灿灿的里面包着肉馅儿的豆包子,清蒸鱼和就着肉丝随意炒了一盘的绿油油的青菜,光是这一桌都能赶上人家的办事儿的席面儿了。
再看看王家那几个小子的表情,一看就知道平常家里也是这么吃的,所以汪媒婆心里那个小算盘顿时就噼里啪啦的扒拉开了。
王冬梅看着汪媒婆盯着那一桌子的饭菜两眼放光的样子嘴角就忍不住微微往上弯了弯,她就是故意的。她就是通过这一桌子菜告诉汪媒婆,她王家现在不差钱,就差个品德兼备的好儿媳妇。所以只要你那头有好人选,咱家又瞧上了那么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可你要是只顾着钱把那些歪瓜裂枣的都往我们家弄,那么也别怪我们不客气。
王杨氏看看那一桌子的菜,又看看小丫头再去看看两眼放光的汪媒婆。心里不由得好笑,小丫头的那点小心思那是昭然若揭啊。倒是王冬天心里感动的很,小丫头一贯主张的是低调做人,闷声发大财。可是今天为了他能够这么张扬一回也算是不容易了。于是心里打定了主意将来不管怎么样也一定要对小丫头跟爹娘好。
吃完了饭,汪媒婆临走的时候王冬梅又给她包了半斤的糖角子,半斤的麻花和半斤的锅巴,光是这些东西若是去镇子上的糕点店买怎么也得花个二三十文钱。汪媒婆拿着这些东西乐得见牙不见眼,王家这大手笔的举动她要是再看不出来用意那她就真是傻了,于是就差没拍胸脯跟王家保证一定给他家说个品行好的儿媳妇。
她都在心里算计好了,只要王家老大的婚事弄好了,那么下面那三个肯定也会由她来说媒,那么她就又能多赚三份儿钱和东西,这么好的事儿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78相看]
汪媒婆喜滋滋的带着王家给的东西走了,之后又殷勤的来了一趟,不过因为要秋收所以这事儿也就搁置了。.....
毕竟亲事急不来,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但是地里的庄稼却是不能等,你等它可以,它却不会等你,你稍微耽搁一下估计半年的辛苦就要白费。
等收了黄豆又把小麦种上,大家伙歇的差不多了那个汪媒婆才又喜滋滋的找上门来。
“妹子我跟你说,那钱家姑娘真是个好姑娘,她那年纪也就是被她爹跟弟弟妹妹们给拖累了。”汪媒婆还是没有放弃想要把钱家那丫头推销给王家,仍旧卖力的企图说服王杨氏,“你要不信可以让人去那村里打听打听,那是没的说的,一村人谁不夸她好。”
“妹子,我再给你看样东西。”说着汪媒婆又从袖子兜儿里抽出一双鞋来,“瞧瞧,这鞋子就是钱那丫头做的,瞧这针脚多细密啊。你再看看这鞋底子,这么厚的鞋底儿愣是给纳的严丝合缝的,这一看就知道手艺不赖,干农活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王杨氏结果汪媒婆递过来的那双布鞋,里里外外的仔细看了一遍,也跟着点头:“嗯,这双鞋要真是那丫头自个儿做的那么手艺还真是不赖。”这么厚的鞋底王杨氏自认为自己像钱家丫头那么大的时候可做出来,纳鞋底不光要技巧还要有手劲儿,你手上没劲儿顶针穿不过鞋底儿那就纳不成鞋底子,手艺再巧也是白搭。
“这话说的,这双鞋子千真万确的就是钱家那丫头自个儿做的。”汪媒婆听到王杨氏的话立即高声道。
“那倒是不错。”王杨氏点点头,农村人么,看到有能干的人也不会吝啬夸奖的。
汪媒婆一看王杨氏点头就知道这事儿有戏,于是再接再厉的说:“妹子,要不然我张罗一下,你跟钱家掌事的(钱家老爹)见一面。相看相看?反正这亲事么,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的,不过你总得给人个机会彼此相看一下,兴许那一家子就能合了你的意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