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4(1/2)
,你看,这些兔子养了还没到一个月呢就长成了,养这东西绝对划算。”
顿了一下,王冬梅继续给王杨氏画大饼:“这样的话只要咱不间断的养着,那么差不多每个月都能有进项,到时候不光爹的买药钱有了,说不定还能再存点呢,家里有了积蓄这日子肯定就能过好。”说着,王冬梅突然想到了至今还没定亲的大堂哥,于是眼珠子一转,再给王杨氏画了一个更大的饼,“咱家日子过好了那么肯定就会有许多人找媒婆上门提亲,到时候不但不用担心大哥跟二哥定不到好亲事,就是咱们去挑人家也照样可以。”
其实王冬梅是想说不怕两个堂哥“嫁不出去”来着,不过这话在舌尖转了三圈又硬生生给咽了回去,毕竟王杨氏是个古代人,不能开这种玩笑,而且从她一个小丫头的嘴里说出这种促狭的话也实在是有点惊悚的感觉。
王冬梅画的大饼的确够吸引人,让王杨氏不由自主的随着她的话慢慢的在脑中构想出未来美好生活的画面,越想越觉得动心,最后干脆一咬牙,打算拼一把:“行,就照你说的做,明天你大伯去镇子上把这几只兔子卖了再让他多买几只回来。”
敲定了兔子大规模养殖的计划,关于硬件设施就提了上来,王冬梅摸着下巴瞅了瞅现在这个简易的兔笼子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如果真把养兔子暂时当成是副职业来|干的话那么现在这个应付了事的兔笼子肯定就不能用了,至少等那些小兔子慢慢长大就算不被压垮了也肯定记不下去。
看来得抓紧时间多做几个兔笼子才行,而且还得再建一个兔舍,反正无论如何是不能跟家里的鸡舍挨上的。她隐约记得兔子是很爱干净的,不能跟别的家禽家畜一起养,要不然会病死。但是也不能把这些兔子放屋里养,冬天还好,到了夏天,估计那味儿能把人熏死。既然要放在外面养那么还得再养条凶点的看家狗,毕竟这里可不是城市,黄鼠狼还是挺多的,前天她还听村里有一只鸡被黄鼠狼给叼走了。
虽然她不太确定黄鼠狼会不会连兔子也一起叼,但是防患于未然嘛,总不能得黄鼠狼真把兔子给叼走了才想起要防患吧,那样岂不是亏大发了。
然后王冬梅又想起老爹好像会木匠活,于是就问王杨氏:“大娘,我爹是不是会木匠活?”
“嗯。”王杨氏点头,提起幺叔子王翠竹的木工手艺她的脸上不由得扬起一丝自豪来,“我跟你说,你爹的手艺还是不赖的,你看见咱家那些家什没有,那可都是你爹年轻的时候做的,还有咱们村里也是,就是其他村子的家里有喜事都回来找你爹给打造家什呢。”
说道这里,王杨氏又想起王翠竹的病,于是忍不住叹了口气:“后来你爹病了才渐渐丢了这手艺的。”说完又是叹了口气,心里颇觉得遗憾,如果王翠竹没得这病的话说不定老大(王冬天)跟老二(王冬至)还能跟着他小叔也学两手,到时候哪怕没底种起码也有一项吃饭的手艺不是。
“算了,不提这事儿了。”想起这个王杨氏就觉得糟心,索性挥挥手不再提了,“对了,你问这个干啥?”
“我想让我爹帮忙做几个兔笼子。”王冬梅认真的说,“现在爹的病情已经稳定了,而且身体也好很多了,得让他没事儿多动动才行,不能老是闷着,那样对病情不利。而且我也问过高大夫了,他也说爹现在可以干一些轻省的活计,这样对身体好。”
而且兔笼子又不是那些实木家具,倒是不需要用什么力气。
“这个会不会太累了?”王杨氏有点犹豫,她觉得那个也属于木匠活儿的范围内,一般做木匠活儿都挺累的。
王冬梅笑起来:“没事儿,就是拿钉子钉钉,也不用劈木头片,用竹片就可以做的。大娘你放心吧,我爹肯定能做。”
“等会儿我去跟爹说吧,正好我可以把兔笼子的样式跟他说一下。”
“那行吧。”
……
王冬梅把做兔笼子的事情跟老爹说了一下,然后又从灶膛里找了一根比较细的木炭在草纸上简单的画了一个三层的兔笼子,至于材料则用的是竹子,那东西不仅实惠用好了不比木头的差。
王翠竹也是许久没动手了,现在身体好些了也有些手痒,而且他也想找点事儿干干,哪怕只是给家里帮那么一点点的小忙也能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还是重要的。于是王冬梅把兔笼子的设计图拿给他看之后,他当时就点头答应了,这个不是很难,也不需要花多少力气。
王冬梅见老爹答应了心里就松了一口气,如果老爹没法儿做的话还得找别的木匠,那样又得花钱。
解决了兔笼子的事儿,王冬梅又找到王冬至,让他明天到了收购兔子的地方好好看看,然后再问问收不收兔子皮。至于兔子肉她另有想法,总觉得这样一整只兔子都卖给收兔子的好像亏了,谁知道他转手的时候能从中赚取多少?二十几文钱一只兔子的话实在是太便宜了,单单一张皮子收二十几文还差不多。
王冬至对于王冬梅的吩咐自然是点头答应,而且他也很想摸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因为他突然对皮革倒卖商有点兴趣了。
王冬梅哪儿还会看不出王冬至的那点心思,心里想着得找个时间跟他好好谈谈,皮革这生意没有人脉跟必要的手腕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正文60三伯父存心闹事]
傍晚大伯跟二堂哥王冬至回来后,大伯是一脸的喜色,他没想到自家养的兔子一只居然能卖二十五文钱,十只兔子就卖了二百五十文,这对于王翠松这样只会种地一年也没多少额外收入的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相较于上次小侄女卖烧卖赚的那五十两银子来说,现在赚的这笔钱更具有意义,因为兔子是他们这种人家可以常年养殖的,而不像烧卖这种吃食有各种条件限制。
而王冬梅在得知那些兔子卖的钱数后无语了半晌,愣是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二百五十这个数字还真是……让人无语。
吃晚饭的时候大伯头一次这么高兴,一向不喝酒的人这回居然破天荒的喝了一小碗的米酒(上次盖房子请客留下的)。一小碗米酒下肚,大伯黝黑的脸上微微泛红起来:“以后,咱家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的。”那眼里的笑容挡都挡不住,然后又把王冬梅给夸了一遍,“小梅丫头果然是咱老王家的福星啊,瞧瞧,说什么什么赚钱,上次弄个烧卖一下子就赚了那么多钱,那可是我一辈子都不敢想的,这回喂的兔子又赚钱了,不错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