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陛下坐朝日常二二(3/4)
几日后,填榜官填写榜文,以黄纸为表里二层,金榜题名,盖玉玺,张挂于城门外,昭告天下。
上京一片哗然。
新科状元领诸进士入宫拜谢皇恩,数百人浩浩荡荡先后入朝殿。朝中文武无不张望,尤其注意领头一人及其身后两人,这三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代表了天子意旨与朝廷方向。
三少年意气风发,不卑不亢,容颜俊秀,举止端庄。
殿中央,于万众瞩目中,领头一人率先牵衣跪拜,朗声道:“新科进士一甲状元苏琯拜谢陛下隆恩!”
左后方一人接着跪拜:“新科进士一甲榜眼秦桓拜谢陛下隆恩!”
右后方一人接着跪拜:“新科进士一甲探花姜尧拜谢陛下隆恩!”
再之后是二甲进士齐拜,最后是三甲进士齐拜。
眼看着朝廷新纳如此多有志少年,官位不再由世家垄断,着实令人心花怒放。我端坐龙椅,对殿堂内跪拜进士们道:“诸位新科进士,皆是天子门生,朕代表朝廷祝贺各位。今后,无论是为朝官、京官,或是地方官,都请勿忘初心,为民请命,为国担当。尔等皆是国之栋梁,为进士只是仕途开端,此后还需勤勉,无论将来官至何位,三公九卿也好,寻常阶位也好,都是朕的左膀右臂,还请助朕推行新政,若朕有不当之处,诸位定要劝诫阻止。朕今日承诺,绝不因议政而动用国法,更不夺人性命。朝殿外立石碑,上刻: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老一辈朝官们解读这段话的信息,面色各异,主要是忐忑,因为这意味着天子要开始折腾了。新科进士们则受到极大鼓舞,感觉仕途一片开阔,三公九卿不过是能者居之。既然能从天下千万考生中杀出,也能碾压这老迈腐朽的朝堂。
我要从门阀世族手里抢钱抢地,当然得倚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唯有他们才不畏艰险,不惧现有秩序,他们的仕途注定要在碾压世家的尸骨上拓展一条通天大道。虽然这些年轻人中不乏门阀出身者,但在天下大势前,螳臂当车只会粉身碎骨,倒不如尽早投诚以获得新秩序下的一席之地。
随后,我道:“今日朕授一甲官职,状元苏琯为天子侍讲,榜眼秦桓为翰林编撰,探花姜尧为天章阁编修。”
这一安排又引起一片惊诧,百官们面面相觑。状元被授天子侍讲,相当于天子的一个小老师,离皇权之近,可谓一步登天。榜眼为翰林编撰,倒是惯例,较为稳妥之举。然而探花被安插到了天章阁这个流放之地,则意味复杂。
惯例是榜眼探花同入翰林为编撰或编修,却被一个天章阁横空搅乱。然而天章阁屡屡出入人们视线中,不得不引人注目。起初是天章阁的一个小书吏被擢为中书舍人,随后又是新科探花被安放过去。看似简单人员调动,实则代表天章阁地位不同往昔。此后,再无人敢将闲杂人等流放到天章阁。
然而也有人解读,探花姜尧出身世家,为姜冕血亲,不仅名列状元榜眼这两位寒门子弟之后,更是连授予的职位都不可比肩,可见陛下对世家的羞辱之意。又联系到近来太傅不受宠,被天子召见时间又快又短又少,可见失宠之势。果然佞臣奸臣大抵没有好下场,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朝堂一甲授职后,二三甲还需参加吏部举行的博学鸿词科考试,按科目报考,依成绩由吏部授予相关官职。京中进士们继续勤勉备考,礼部则筹备琼林宴。而我以文盲之身出了两次题并复审,极大地摧残了身心,近来食欲都大减,消瘦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