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赵王献计兵锋指河内(3/4)
不过话说回来,当李渊看到这货展开的舆图上那纵横交错的兵线时,又忍不住心动。
托宇文化及的福,眼下李密的主力除了留守兴洛城和偃师的部队外,大部分都被调去了东面。河内驻防的不过就是些县兵青壮以及原河内贼黄君汉的一万兵马。
北面张青特还没完全消化掉武阳,又有魏将王子英虎视眈眈,在拿下汲郡之前,根本不可能顾忌到河内。
南面的洛阳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偃师县城就够小杨忙活的。洛阳距离兴洛城那么近,他根本就不敢把大量兵马派到黄河以北。
这么一看,河内半郡就像是熟透了的桃子,就摆在他的嘴边。
于是乎在犹豫了半晌后,他便命人召兵部尚书任瑰、民部尚书萧瑀等觐见,又派人去东宫那把正研究怎么“哄弟弟”的哥俩给叫来,商讨进兵的可行性。
当然了,从他开始叫人的那一刻,内心便已经有决定了,叫人过来不过是给此事定个调子而已。
就像某杠精说的,打骁果叛军那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既然李密顶在了前面,那李唐别的做不了,帮他“守家”还是可以的嘛!
这一下午,与其说是商量进兵与否,倒不如说是各内朝大臣在相互争夺东征的兵权,并为后勤供给的路线吵破了嗓子。
某赵王给出了很贴心的建议:
今岁太原府的粮赋尚未上交,而潞州一地因为遭灾,个别县府还需朝廷拨款赈济,不如把两件事并成一件,所有粮草都统一从太原调配,经石会关入潞州。正好此前翟松柏偷运粮食造的木排还在,大军所需军需,便由承天军负责经浊漳水送进泽州。
好吧,这建议一出,先不说此番由谁带兵攻河内,倒先把后勤补给的活给定下了。待小徐收到消息后,一定感动得想哭。
时间回到眼前,陈叔达这边与几个门下省的郎官并民部的书记一起吹着牛逼,而在另一边少府监内,某工部尚书也正与几个少监事低声叙话。
“这差事,怕是不好接啊!”
“某怎么觉得赵王此举,有些……过于无私了?会不会有诈?”
“慎言!陛下已开金口,吾等听命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