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3(2/2)
听完,牛大姐无奈道:“阴差阳错,等王新生回来了看他有什么安排吧。”
心里牛大姐则是对于当初也觉得佩服的,王新生千里护送之事觉得膈应。你不管是护送人,还是投奔革命,总有机会给家里捎个信吧。哪怕是句话,家里人也不至于没头没脑的奔那么一丝希望去。这么抛妻弃子的投奔革命,现在又和个小姑娘黏黏糊糊,真是不知所谓。
这时沉默半天的刘平突然冒出一句:“不愧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妇人,一点觉悟都没有。不安生在家待着养孩子,出来乱跑什么,这不是给王新生同志添乱吗?”
听刘平又开始落井下石乱栽赃,听说过刘平的经历,觉得她才参加革命多久,就这样脱离群众自高自大的看不起乡下人。一位年轻干事实在是忍不住打抱不平道:“刘卫生员,咱们这里大部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妇人养大的,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妇人也有争气的!像王新生同志的爱人,听说不仅给庄子里出了挖地道躲小鬼子的主意,临走还大义的把家里的地捐出来给庄子里站岗的贴补,被乡亲们称赞是大义的巾帼英雄。”
刘平不相信新生哥嘴里愚笨的乡下婆娘有这么厉害,闻言厉色看向传话的后勤那位同志。
那位同志心中冷笑,面上却是含笑肯定道:“小张说的不错,捎信回来的老乡就是这么说的。我也觉得她这番作为,一点也不比咱们扛枪打小鬼子的差。”
被这样落面子,刘平气不过的扭头就走,牛大姐嘴角讽刺的微挑,绽开笑容留下来和众人讨论起二丫的本事。
警卫连天黑回来,没等那位后勤同志亲自通知,王新生和班里人饿死鬼似的第一时间跑后勤炊事员处吃饭时,炊事班长便语气莫测的恭喜道:“王新生,恭喜,你家里总算是保住几口人。听说你爹娘虽然去了,可婆娘和三个孩子好好的,就是为了找你小子孤儿寡母跑河北去了。”
王新生端碗的手一抖,语气急促道:“孙班长,你怎么知道的,听谁说的?”
炊事班长眼神不屑的大声嚷嚷道:“小子,洒了,端好碗!你不是托小柳子找老乡的,晌午他回来和大家说的。听说你家里婆娘不仅能生,还是个厉害的巾帼英雄,出息着呢!”
然后炊事班长绘声绘色的给王新生讲了,传过来的二丫在大王庄做的大义之事。
而王新生和刘平一样龌龊心思,既愤恨与和他亲近的爹娘死了,他讨厌的二丫活着,又狐疑怎么是三个孩子,多了两个到底怎么回事。
对于二丫,王新生觉得那是他讨来伺候一家老小特别是爹娘的,海子这个儿子那是他对爹娘的交代,有了这个孩子他就有后了,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闯荡了。自从察觉到刘平对自己的心意后,综合各方面他便有了打算。决定等自己挣些功劳有了底子,能让刘平的叔叔欣赏,就和家里的婆娘离婚跟刘平成为革命伴侣。这样的例子他看过不少,只要说出是家里的包办婚姻,就没什么人会追究。
他好好努力打小鬼子挣功劳,加上刘平的叔叔这份关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升官,等稳当了把爹娘接过来享福也未尝不可。二丫那个家里的婆娘,他早就摸透了性子,只要有孩子在,就算被他休了也会老实的留在家伺候他爹娘。他爹娘要是住不惯城里,大不了贴点钱回老家让那娘俩孝顺去。等他和刘平结婚生了孩子,好好培养,乡下的孩子他从来没指望过,目的达到至于会不会和他离心那是完全没必要考虑的事。
他什么都打算好了,该死的小鬼子却把一切都打破。早知道这样他要那婆娘干什么,公公婆婆死了,她要是个好的就应该没脸的安生待着。出主意挖地道、出地贴补,一个妇道人家显什么本事?这要是铁板钉钉的算成功劳,她mu子四个不知音讯,难不成他也干陪着误事?
忍着众人不合心意的恭喜、安慰,王新生满腹抱怨的吃完饭离开。走到团部拐弯处,忽视连里众人侧目的眼神,留下和一旁明显是等她的刘平说话。
等到只剩下两人,刘平一脸欣喜的也出言恭喜道:“恭喜新生哥了,听说嫂子和侄子、侄女都好好的。不过新生哥你什么时候多了两个孩子,以前没听你说过?传信回来说嫂子们去河北找你了,应该知道一路上不太平吧,不怕出什么事,是不是有点莽撞了?”
王新生闻言终于找到知音的抱怨道:“就是,真是不可理喻的婆娘!我爹娘不知道怎么护着他们逃过一劫,不说老实在家里呆着添乱往外跑什么?还有两个小的,这里事情多了不能光听捎信的说,以后我的找个机会回家好好弄清楚。”
见王新生没怎么待见家里留下性命的婆娘、孩子,刘平满意的故意提示道:“新生哥,嫂子带着孩子们去河北,咱们用不用想办法托人注意一下?”
王新生闻言冷哼道:“现在什么时候,咱们和小鬼子打仗说不定就牺牲了,托人找他们,怎么找?真是不省心,生死有命随她们吧!”
第31章,
听到王新生无所谓那mu子四个的生死,刘平坚定捅破那层窗户纸的表白道:“新生哥,我以前从你的谈话里听的出来,你不喜欢家里的包办婚姻,不过是因为孝顺父母硬忍着。现在叔叔、婶子去了,嫂子不是安安分分在家拉扯孩子,却是拉后腿带着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孩子的出去乱跑。她这样不珍惜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相信咱们之间的革命感情,成为革命伴侣以后一定能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共同完成革命事业。”
刘平被王新生搭救以前,不过是保定城里赶车把式家苦哈哈的闺女,论起家底来还不如陆二丫、王铁蛋两家。从小最羡慕的就是旁边掌柜家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