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2(2/4)
李政委闻言也无奈道:“她小不懂事,就算是看团长的面子,你也多体谅一点。咱们能劝就多劝一点,只要尽了心,以后她出事也不亏心。”
牛大姐闻言讽刺道:“她出事,她能出什么事?我看就算那个王新生的婆娘侥幸逃脱小鬼子的屠杀,也逃不出被人抛弃的命运,对于一个乡下女人来说那次是真的出事。我就弄不明白了,这都什么年代了,她还是在延安受过革命教育的人,怎么还像古时候那样做以身相报的愚蠢事?”
对此李政委却是不在意道:“你多心了吧,现在什么时候,部队一天打仗,性命都不能保证他们就算有点什么也没机会,而且不是还有团长那头吗?”
牛大姐闻言妥协道:“也是,火烧眉毛了我还跟他们搀和这些小儿女的事,堕落了、堕落了。不过那王新生家里真没了还好说,要是真的好好的,咱们就看着他们这样出洋相?”
李政委看着自己万事都非常有原则的老婆耐心劝道:“大势所趋,现在就是这形势,咱们只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其他的真是无说话的余地。这些私事有团长这个长辈在呢,你盯着多盯着她点工作方面就行了。”
牛大姐闻言点头道:“好,我受教,以后和刘平只谈工作不谈私事。”
牛大姐说是这么说,可等到部队里有人传回王新生老家的确实消息时,却是跟着刘平第一时间探听消息。
第30章,
团部驻地附近的镇子上有王新生县里的老乡,团里后勤上用本地人作掩护采买东西时,王新生他们几个就套上了关系。这次王新生花十块大洋让战友托认识的老乡回家跑一趟,来回一趟其实也就是六七天的路,战友采买时照例过去,看到人回来兴高采烈的带回来消息。
后勤上的人一回来,就满脸兴奋的去找王新生,可惜不凑巧中午警卫连护送副团长去其他团部了。但传回来的实在是好消息呀,于是后勤上的同志就忍不住高兴的和团部的干事们宣扬道:“真是走了大运了,王新生那小子家里没被连锅端!那捎信的老乡亲自到大王庄走了一趟,小鬼子扫荡那天正好有个集市,村里人一多半躲了过去。王新生家里也只是爹娘出了事,婆娘和三个孩子因为走亲戚躲过一劫。”
说完又觉得佩服的称赞道:“听捎信回来的老乡说,王新生那个婆娘不简单,乡亲们都称赞她是大义的巾帼英雄,一点不比咱们这些扛枪打小鬼子的差!婆家、娘家人都让小鬼子祸害光了,她带着三个孩子硬是把两家的后事办的妥妥当当。更不容易的是人家给村里出了挖地道的好办法躲小鬼子,完了还把自己家的地捐出来给村里站岗的贴补。”
听到后勤上的同志这样叙述王新生家里婆娘的丰功伟绩,团部里众人不由询问道:“家里的地都捐出来了,那他们娘几个靠什么过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