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9(2/2)
有些话不能由二丫说,而且海子现在年纪还小没必要背负王铁蛋那些糟心事,二丫选择性的安抚道:“这事海子不用管,你爹是大人肯定会认识家里的路。海子你想想爷爷告诉你要乖乖等着,你乖乖等着的时候你爹回来过吗?”
闻言海子小小脑袋微低的不高兴道:“没有,爷爷带我坐在村头柳树下等啊等啊,回来的都不是爹,我还看见爷爷偷偷哭呢!”
二丫接着洗脑道:“爷爷天天等都不回来,海子你也要不念书、不学本事回家天天坐在柳树下等?”
虽然年纪小,可是以前只能勉强吃饱、被人讥讽没爹的孩子仍是记忆犹新。拿来和现在有小伙伴玩,有好东西吃,有新房子住、有好多人疼的境况一比,海子毫不犹豫的摇头道:“不要,还是咱们新家好。”
二丫打消了海子的思乡之愁,而刘平那里也正在想办法替王新生解决思乡之愁。
到了团里没几天,刘平就因为说话甜,为人随和、热情,得到团部里众人的喜欢。而王新生也因为她的到来让众人给予了高度的注视和佩服,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无缘无故的千里护送一个外人。
经过她的了解整个团里都没有王新生老家的人,因为身份又不能出去探听消息,无奈刘平只能是把主意打到了叔叔刘梁那里。
听到侄女说王新生思念家人却碍于纪律没有联系,刘梁不由责骂道:“这个王新生也真是太死板了!就算是有部队有规矩,可他几年没回家,给家里带个信也是情有可原,藏着掖着干什么?难道我这当团长的就那么不近情意?”
刘平闻言赶忙打圆场的娇嗔道:“团长、二叔,新生哥就是怕人议论他搞特殊才不敢捎信的。您这当团长的不仅不体谅,还责怪,真是太冤枉人了!”
听到侄女撒娇的反驳,刘团长失笑道:“行了,行了,知道他是你的救命恩人说不得。你放心,大王庄是吧,我一会就派人打听,看看怎么捎信安全。还有他家里人,咱们作为回报是不是得准备点东西?老人、婆娘扯点布、孩子捎点点心?”
对于刘平的小儿女情怀粗心的刘梁真是不知道,刘平对王新生种种依赖、热情之举,在他看来不过是对于救命恩人的信任,乐意刘平多了个人照顾,所以从没防备过两人会有什么不对的。
听到叔叔说道新生哥的婆娘、孩子,刘平笑意盈盈的表情一下子就有点牵强,然后声音低了一度的蔫蔫道:“我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应该就是那些,二叔你打点吧。”
刘梁以为刘平起来小孩子心性,想要亲力亲为,于是好言相哄道:“二叔知道你心实,想要亲力亲为好好报答王新生一家。可现在部队随时会变动、会打起来,你作为卫生员必须要守在团里。而且现在出门太危险,咱们还是让人捎回来比较保险一些。”
刘梁答应了没两天,刘平中午正和大家说说笑笑吃饭时,刘梁的警卫员小王急匆匆找过来道:“刘卫生员,团长有事让你快点去团部。”
见小王气喘吁吁的样子,明显是一路跑过来的,刘平不由放下碗神色紧张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小王喘匀气摇头道:“不知道,团里的通信兵回来团长就让我过来叫你了。”
听到通信兵,刘平觉得应该是她托的事有了眉目,和众人说了一声赶忙和小王往团部赶。
进了刘梁屋子便迫不及待道:“二叔,怎么了,是不是新生哥的事有眉目了?”
看着一脸希望的侄女,刘梁叹口气道:“是,听二叔好好给你讲。”
然后刘梁便沮丧道:“这事闹的,有还不如没有强。咱们团里没有王新生那个县里的,通信兵昨天有事去三团,我就吩咐他向三团打听一下。没想到三团还真有王新生老乡,而且还是刚投奔的新兵。他是因为家里人都被小鬼子杀光了,要报仇当八路的。听他说大王庄、陆家庄,那里一共十几个庄子都被小鬼子屠村,王新生的家里人恐怕是凶多吉少。”
作者有话要说:趁着太阳大,二丫弯腰在青石板上翻捡带着海子跟随刘家人从山上采回来的蘑菇干、野菜干。
老太太从屋里端出一杯这些日子特地给二丫调制的养身草药茶,聊天道:“你说这井也有点太难打了,都挖了三处了。你新屋子可都盖了一半了,别等屋子都盖好了它还出不来水。”
二丫惬意的喝着带着淡淡草药香的茶水回道:“应该不至于吧,我早上去房子那顺道转过去瞧了一眼,看见打出来的已经是泥糊糊了。”
老太太闻言感叹道:“你干爹岁数也大了,这回打出水来,好好留在山上过日子就行了。等你大哥他们回来,让他带着族里几个后生坐堂去。”
说到刘掌柜,二丫也不由出言道:“干娘你说得对,干爹昨天正说着话就睡着了。可见这些日子真是耗了太多心血,得留下来好好补补。”
说完刘掌柜老太太又说起二丫的新房子道:“我今早听你大嫂说好像家具都做的差不多了,趁着你大嫂带着小猴子们回娘家没人缠着,咱们娘俩出门去看看。”
听了老太太的话二丫不禁莞尔道:“娘你说这人还真是各有各的缘分,我家那龙凤胎就喜欢跟大嫂子出门。一天不出去逛游一番,就没玩没了的干嚎,真是辛苦大嫂子了。”
看着二丫越来越水灵的模样,老太太欣慰道:“这有什么,你大嫂子喜欢小孩子,龙凤胎又乖巧带出去好玩着呢。对了,你大嫂子家教你接生的门道弄清楚点了没有?”
妇科特别是接生、调养产妇身体,不管在什么年代都吃香,赵家有意传授,二丫立马勤奋学习。闻言含笑回道:“时间不长只是记住了些禁忌,赵老太太说等村里谁家接生了,带我去看看熟悉一下慢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