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75(1/2)
着胤禛的背影,抓起手边的瓷杯狠狠向地上摔去。
胤禛远走的脚步一顿,又继续向前。
清岚将要迈开脚,随着胤禛出去,却又想了想,立住了。待太后的情绪稳定了一下,开口:“太后……”
“不要叫本宫太后!”赫然打断了她的话。
“那好,”清岚从善如流,平静道:“那该叫您太妃吗?”
太后神色一滞,她从一个包衣宫女爬到如今的位置,怎么可能轻易放下现在的一切?她不过是想拿大,要挟胤禛罢了。
太后如今并没有像老八老九造谣的那样怀疑胤禛的皇位来得不正,当时有张廷玉、隆科多、马齐等众多老臣在侧,遗诏不可能造假,只不过是她心疼小儿子,认为胤禛囚禁折磨小儿子,等着她来营救。
“如果是叫您太妃,您就可以从宫里搬出去,和十四爷一起住了。”清岚接着道。还有一句她没有说,如果是太妃,也是四个太妃中地位最低的,说不得还得向与她斗了一辈子的宜太妃低头。
太后显然很是明白这一点,眯起眼睛:“这也是你该说的话吗?”
清岚镇定道:“因为您是姑妈,是乌雅家的人,所以奴婢才敢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你还当本宫是你姑妈?”太后嗤笑。
“自然是的。”清岚低声道,叹了口气:“姑妈这般跟皇上扭着,反倒会与皇上越走越远,若是再想为十四爷求情,就更难了。”
太后一愣,冷漠的神色渐渐地变的若有所思。
“皇上虽然不在您身边长大,可他对您的濡慕之情一点也没少,只是他,您也知道,心里哪怕是这么想的,嘴上也不爱说出来,看起来就让人觉得生疏了些,其实您是他的额娘,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清岚婉言道来。
“你倒是向着皇上。”太后不咸不淡道。
“奴婢自是也向着姑妈。”清岚道:“若是对着别人,奴婢也不敢说这么些。奴婢只是觉得,太后这般做,反倒是害了十四爷。”
“本宫怎么就是害了他?”
“太后若是跟皇上闹僵了,皇上自然不会埋怨太后,肯定会更加恼怒十四爷,岂不是适得其反?再则,皇上这样做,也是保护十四爷。”
见太后在沉思,清岚又道:“如今朝堂上的事情,奴婢不该多说,可也知道跟八爷九爷混在一起定是不好。若是现在就让十四爷出来,十四爷必然会被八爷九爷所蛊惑和利用。”
清岚将十四的不服和闹事说成是老八老九鼓动的。
“待过了这一阵,安定下来,再将十四爷放出来,他是皇上的亲弟弟,又岂有亏待的?”
“十四那个性子,怎么受得了拘束,在家里都快闷出病来了。”太后口气和软了些。
“既是这样,奴婢去求求皇上,让十四爷去畅春园住,那里还有马场,到时候太后也可以偶尔过去看望一下儿子,”让太后亲眼看看胤禛有没有亏待弟弟,“您看暂时先这样行吗?”
太后并没有表态,脸色却是缓和下来。
清岚好说歹说了半天,才从永和宫出来,却发现弘昀就站在永和宫门外不远处。见到她,忙大步过来。
“额娘!”
“你怎么过来了?”
“还不是听说皇玛嬷大发脾气,不肯接受太后的封号和迁宫,想着过来能不能劝一劝。”弘昀苦笑:“毕竟一直以来皇玛嬷对儿子还不错,看在以往的情面上,看能否让她松口。”
“你现在先别进去。”清岚想了想,“我刚跟太后说了半天话,若是你再进去,倒显得咱们刻意了。待晚上你再过来陪太后用膳。”
“儿子听额娘的。”
清岚与弘昀慢慢地走着,宫人们在后面不近不远地跟随,迎面急匆匆地有宫人过来报:“年贵妃小产了。”
“又小产了。”弘昀重复了一遍,面色古怪,话里带了些玩味。
他以前还暗下埋怨胤禛对年氏太过客气,惩罚也不轻不重,现下看来,长痛竟比短痛更让他觉得快意。
“是,”那宫人道:“皇上吩咐了,不让人轻易去打扰。”
“知道了。”清岚道,她也没有打算去假惺惺地安慰年氏。
弘昀的事情多,见太后这边暂且没事,与清岚说了几句,就忙忙地又走了。
清岚回到自己的宫里,胤禛早已静坐着,眼睛望着某个地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她进来,道:“朕方才有些生气,走到半道才发现你没跟上。这个时候才回来,可是又留下来劝太后了?”
清岚见他语气里并无不悦,遂点头道:“这个时候若是劝不回太后,对谁都不好。”
“朕又岂能不知?”胤禛脸上又浮上一层怒意:“皇额娘心心念念只有十四,只有十四才是她的儿子,何曾把朕放在心上?”
“太后是太担忧十四爷才会手段这般激烈,在她看来,能救十四爷的只有她了。”
“救?”胤禛冷笑连连:“在皇额娘眼中,朕就是那样的人?十四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若不是朕的亲弟弟,朕又岂能容他?”
清岚摇摇头,太后性子倔强,胤禛又如何不是。“皇上的苦处,奴婢明白,可天下人不明白,皇上又没有办法跟天下人解释,即便是解释,因为孝道,也未必会站在皇上这边。太后……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胤禛冷笑一声。
“春秋时的郑庄公,那般聪明的人,还不是碍于这个,硬是想出‘黄泉见母’的法子,才不算违背誓言。人年纪越大,就越是执拗,皇上又何必跟太后硬着来呢?”
胤禛不是不明白道理,可他与太后本就有心结,十四更是这个心结中最难解的一环。
“朕知道了,以后不会那么冲动。”
“其实皇上一直将十四爷软禁着,即便太后一时劝好了,没多久肯定又会闹起来。”清岚看了看胤禛,斟酌道。
“十四若是出来,跟老八老九又岂不是沆瀣一气?”胤禛不悦道。“他又手握军权……”
“也不是现在就放出来。”清岚慢慢道:“十四爷无非就是认为他军功在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运筹帷幄,才踌躇满志,心怀妄想,他的经历一直都很顺利,若是……若是等到合适的机会,把他放到别的部门,”其他各部除了吏部是老八的人之外,都不是十四那边的:“想必经历过一些挫折,才会知道世事并不容易,不是只要有了军功就能做好所有的事情,就能得到皇位……”
胤禛若有所思,并不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