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4(1/2)
不对盘,府尹手下的衙差说白了也是办文书的,归在文职一类,越发爱看这样的热闹。
江凝菲被卖入徐家当童养媳是有卖身契的,嫁入京城与徐灿圆房,卖身契也附在了徐灿的户籍上,表示她生是徐灿的人,死是徐家的鬼。
此番出走,必要名正言顺,程序走完之后,又有徐灿签押的休书为凭,他再想要翻案就是不可能的了,除非他能够重娶江凝菲一次。此后,徐灿就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清,谁叫他签字花押都在呢。
宁非被他们热情地接待,落座在衙门偏厅里,就有人自告奋勇速去调取户籍文档。她前世本就是和这类人打交道的,深知他们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听到什么就会乐意去跑腿,听到什么就会装聋作哑煞有介事真没看到过你来。
她一顿凄苦诉说,徐灿如何对她,下人如何欺她,昨日无故责怪她让公主流了孩子,将她关入柴房,半夜又起来强逼她亲自写下休书正文,以此羞辱于她。
几个大男人听得义愤填膺,口口声声骂道:“妈巴羔子的徐灿你丫算个哪门子男人!”
不片刻,有出外买早饭的衙差提了两笼食屉进来,一进来就兴奋难抑地说:“哎,有热闹了!我听东街卖馄饨的青姑娘说,徐灿府上闹大发了,公主生了个死胎,二夫人被关进了柴房。他徐灿当年不是情圣吗,哈哈,也会闹出这样的事情给我们看热闹……”
他一边说就有衙差一边给他打眼色,这人明显是个反应慢半拍的,直到看到衙差们如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一个女人旁边端茶递水,而那个女人泪眼朦胧梨花带雨……傻傻地问:“这是哪位小嫂子啊?”
才问出口,就见那女人仿佛抽不上气似的抖了几抖,猛然之间一通嚎哭,这位慢半拍的终于知道自己闹大发了……
徐氏一门掌管重权,在文官之中就更不得人心,没有人想要去通告一声,更何况宁非一副羞愤欲死的神情,看得衙差们暗呼造孽,不敢再刺激她。
这是天子脚下,平时死一两个人没啥问题,可是要是被政敌揪住把柄就糟糕了,而且还是徐灿府上的弃妇,要真在衙门里触个柱跳个楼的,那以后就别想混了。
如宁非所愿,半个时辰之内,诸如调取户籍、销户、迁出、办理迁转文书的事情全部办妥。严衙差将一套土蓝色的布衣交给宁非,说道:“此后日子艰辛,你若有难处,可来找我们。徐灿不念旧情,并非人人都像他那样。”
宁非点头应是。自此后,那张落有徐灿签名真迹的休书就代替那张卖身契,附于文书宗卷之内。江凝菲生是徐灿的人,死后也该有自己的人生。从此之后一刀两断,再不相干。
一干衙差将她规规矩矩送出偏门,她将披风上的套头拉上,立时混入南来北往的行人之中。
宁非又去当铺将从徐府带出的物件换成碎金和铜钱。柜房看她年轻,生怕她是盗取哪家财物过来洗钱的。
宁非取出第二份文书,上书:今日休妻,当年随人入府之嫁妆悉数退还,嫁妆诸品如下……最后是徐灿的签字花押。
徐府此前有一些周转大项,偶尔也要到当铺筹措些银钱,柜房因之对徐灿的印鉴认得很熟,他仔细核对那签名花押,真个是并非作伪。顿时心下大惊,徐灿看上去挺钟情的一人,居然不声不响就把二夫人休了。今晚回家可与自己婆娘好好讲述一番,顺便提醒她要老老实实为rén • qī,否则徐府二夫人就是她前车之鉴。
有徐灿签字花押为凭证,宁非将一应事情办得妥妥帖帖。到得城门,秋凝已牵了一匹枣红色的北方大马站在城门里侧。
宁非自她手里接过缰绳和马鞭,从包袱中取了一个盒子出来交予秋凝:“这便是‘三尸脑神丹’的解药,一共两枚可保你半年之用。我此去只需月余,给你两枚是为了以防万一,你千万要收好。”
秋凝尚不知道宁非已经将休妻出户诸般事宜办理妥帖,宁非要她去做什么都一一做好,唯恐宁非将她丢下不给解蛊的药物。
宁非又将一份书信递给秋凝:“我对将军不告而别,将军或许会怨怒。这世上没有能包得住火的纸,事情若查到你头上,你也说不明白。到时候尽管将此信交与将军。”
秋凝听宁非如此安排,心下大喜道:“多谢夫人为奴婢考虑得如此周全。”
“好了,你回府去吧,不要给人发现了。”
宁非看着秋凝往徐府方向走,直至不见人影。她将行囊搭在马背上,枣红大马十分高大,马背都已过了她下颚,这时候还没有马鞍马蹬之物,仅有一块厚厚的毛毡铺在马背上。
【人去楼已空,惶然无觅处】
13
宁非前世刚出道时跟在一个资深老律师手边当实习律师,首次就接了个马场的案件。她当时还是事务所里端茶递水的小妹,到了马场也没少跑腿,跑马往返的事情是经常的。整整两年的官司打下来,她的马术也上了不止n个档次。但还是首次面对装备如此简陋的……一匹马。
她歪了头去看那匹马,它也眨巴斗大的马眼与她对望,宁非耸耸肩,将它拉到街边一户人家门旁。淮中京凡有马的户门前都有个青石制的马踏,她踩上去,双手撑着马背翻身坐上去。提缰一振,踢了下马腹,大马甚是听话,大步走向城门。
城门守看到她在府衙办理的发回原籍的通关谍文,嘱咐她回到原籍就要往当地济善堂报备,更换休妻服色,以后诸般彩衣纱衣都是不能上身的了。最后还叹道:“你不如去与原夫说说,留在京城济善堂也好。乡下不比京城,像你这样的情况,甚是不好过活。”
宁非谢过城门守的好意,只说不愿再留在伤心之地。接过盖上出城小印的通关文谍纳入怀中,抱拳催马离去。
城门守叹息,好好一个女子,瞧那年龄绝不过双十年华就成为下堂之妇,此后人生不知道要多么艰难。
徐灿尚不知道自己的青梅竹马已自离去,此后海阔天空再非他徐家之人。公主一整夜都噩梦连连,他忙前忙后几乎焦头烂额,想到先后两个孩子都没能活下,心底总有密麻的细痛。
大清早就有徐社楣府上的家奴前来找他,说是上将军有急事要寻他。徐灿衣不解带照顾银林,叫丫鬟帮他重新束发,换了套外裳赶往徐社楣府上。
徐社楣今年即将六十,两鬓略微斑白精神依旧矍铄,他负手站在正堂外试剑石旁等待徐灿到来。
听到家奴身后跟了个人,他转身回首,看到徐灿正从青石板小道上过来。
徐社楣挥手让家奴下去,先询问公主的情况。他昨夜已听徐灿府上使者报过大略,对银林的病况甚为担忧。
徐灿说道:“章太医的药方很有效,早上时热度都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