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2(1/3)
御地慢近500°c的高温。但程心看到的只有空旷。门厅的白墙显然都具有显示功能.但现在全是空空荡荡的白色,其他一无所有,仿佛这里刚建完还没有正式使用。半个世纪前在设计控制中心时曾征求过罗辑的意见.他当时只是简单地说了二句:像坟墓一样简洁。
威慑控制权移交仪式是很隆重的.不过都是在四十五千米高的地面上进行,那里聚集了地球国际和舰队国际的所有首脑,程心就是在他们那代表着全人类的注视下走进电梯的。但这里主持最后交接的只有两个人:行星防御理事会主席和舰队总参谋长,他们代表了直接领导和运行威摄系统的两个机构。
pdc主席指着空旷的门厅对程心说,控制中心将按照她的想法重新布置,这里可以有草坪、植物和喷泉等等,如果她愿意,这里也可以用全息影像完全模拟地面的景观。
“我们不希望你过他那样的生活,真的。”舰队参谋长说。也许是他着军装的缘故,程心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些过去的男人的影子,他的话也让她感到一丝温暖,但这些除不去她心上的沉重,这沉重像上方的地层,已经累积了四十五千米厚。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执剑人的抉择——生存与毁灭的十分钟建立黑暗森林威慑的第一个系统,是围绕着太阳的三千多枚包裹着油膜物质的核弹,核弹爆炸后产生的尘埃将使太阳发生闪烁,向宇宙广播三体世界的坐标信息。这个系统虽然庞大,但极不稳定,可靠性也很差。在水滴解除对太阳的电磁波全频段封锁后,向太阳发射超大功率电波的发射系统立刻投入运行,与核弹链威慑系统互相补充。
以上两个系统都是以包括可见光在内的电磁波作为广播媒介。现在知道,这是星际通信中最原始的手段,被称为“太空狼烟”。由于电磁波在太空的高衰减性和高崎变性,广播的范围十分有限。
在威慑建立时,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引力波和中微子的接收技术,只缺少发射和调制技术。人类要求三体世界传送的第一批技术信息就是关于这方面的;这使地球世界迅速掌握了中微子和引力波通信技术。筑然与量子通信相比,这两项技术仍然落后,引力波和中微子的传输速度都限制在光速,但与电磁波通信相比已经高了一个层次。
这两种传递媒介都具有极低的衰减,因而具有极远的极远的传送距距。特别是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理论上一来经过调制的中微子,可以把信息传到已知的宇宙尽头,所产生的哀减和崎变也不彩响你信息的阅读。但中微子束只能定向发射,弓!力波却可以向宇宙的所有方向进行广播,于是,引力波成为黑昭森林威慑的主要手段。引力波发射的巷本原理是其有极高质量密度的长弦的振动,最理想的发射天线是黑洞.可用大量微型黑洞连成一条长链.在振动中发射引力波。但这个技术即使三体文明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简并态物质构成振动弦。这种超密度弦的直径仅有几纳米,只占天线整体的极小一部分,体积巨大的天线大部分只是用来支撑和包裹这种超密弦的材抖.所以天线总质量并不太大。构成振动弦的简并态物质原本在白矮星和中子星内部存在,放在常规环境中会发生衰变,变成普通元素。目前人类能够制造的振动弦半衰期是五十年左右,半衰期一到,天线就完全失效,所以引力波天线的寿命是半个世纪,到时需要更换。
引力波威慑第一阶段的主要战略思想是确保威慑,计划建造一百个引力波发射台,部署在各大洲的不同位里。但引力波通信有一个缺陷:发装置无法小型化。引力波天线体积巨大结构复杂,建设成本高昂,最终只建造了二十三台引力波发射器。但使得“确保威慑”思想被否定的还是另一个事件。
威慑建立后,地球三体组织逐渐消失,但另一类与之相反的极端组织——信奉人类中心论,主张彻底消灭三体世界——却发展起来。“地球之子”就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威慑纪元6年,“地球之子”对设在南极大陆的一个引力波发射台发动袭击,企图夺取发射器,进而掌握威慑控制权。“地球之子”出动三百多名武装人员.使用了包括小型次声核弹在内的先进武器,加上该组织在发射台内部潜伏的内应,袭击险些得手。如果不是守卫部队及时炸毁了发射天线,后果不堪设想。
“地球之子”事件在两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人们意识到引力波发封器是一个何等危险的东西。三体世界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得——————————————1一种高密度的物质状态。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不同的组成杜子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减少体积就会迫使粒子进入高能态,从而产生巨大的简并压力。简并态物质包括电子简并态、中子简并态等。
地球在对引力波技术传播严加控制的同时,很快把已建成的二十三个发射台缩减为四个,其中三个分别位于亚洲、北美和欧洲,剩下的一个鱿是太空中的.‘万有引力”号飞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