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8(2/2)
他似乎根本没听见,只是站在那里吞云吐雾。他的脸离那面墙很近,几乎是贴着它,烟都吐在墙上,像是要从里面熏出什么来似的。他的目光看着远方,仿佛墙是另一个广阔世界的透明边缘,他能看到那边深邃的景色似的。
烟很快抽完了,丁仪仍保持着面壁的姿势,说:“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自以为是的人,我将首先证明自己胜任这项研究,如果不行,你们可以去找别人。”
“这么说您答应加入了?”
丁仪转过身来:“是的,我现在就跟你们去。”
这一夜,基地中的很多人都难以入睡,他们都不时地从宿舍的窗子看看外面宽阔的闪电试验场上那一闪一灭的小火星,那是丁仪的烟斗。
到基地后,丁仪只是简单地翻了翻我们为他准备的资料,然后就开始演算,他好象从不使用电脑,只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算,很快,刚为他准备的办公室中就像他家里一样到处散落着白纸片。他计算了两个多小时就停止了,搬了把椅子坐到试验场上,不停地抽着烟斗,那与夏夜萤火虫一起闪灭的小火星成了球状闪电研究的希望之光。
那一闪一灭的火星有催眠作用,我看着看着就困了,于是上床睡去。一觉醒来已是午夜两点,透过窗子看去,见那颗小火星仍在试验场上闪动,不同的是它与萤火虫一样移动起来,丁仪在来回踱步。我看了一会就又睡了,醒来天已大亮,再看试验场上已经是空荡荡的了,丁仪回去睡觉了。他快十点才醒来,向我们宣布自己思考的结果:“球状闪电,是可见的。”
我们相视苦笑:“丁教授,您这不是……废话吗?”
“我是说未被激发的球状闪电,就是你们所说的那种在空间中已经存在的机构,是可见的,它使光线发生弯曲。”
“怎么看呢?”
“根据我计算的光线的曲率,用肉眼看看就行了。”
我们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看:“那……它是什么样子的?”
“透明的球体,因弯曲光线而显示出圆形的边界。看上去像肥皂泡,但表面没有肥皂泡的衍射彩纹,所以整体不像肥皂泡那么明显,但肯定能看到的。”
“可,谁也没见过啊?”
“那是因为没人注意到。”
“怎么可能呢?您想想,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空气中都漂浮着一个个那样的泡泡,居然没人看到过?!”
“白天能看到月亮吗?”丁仪突然问。
“当然不能。”有人随口回答。
丁仪推开窗子,外面晴空万里,就在这湛蓝的天空上,一轮弯月清晰可见,它呈雪白色,在蓝天的背景上十分美丽,而现在看去,它那球形的立体感更明显了。
“这以前还真没注意!”那人惊叹道。
“有人做过调查,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但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它常常在白天出来。那么,你真指望人们能发现平均几立方公里甚至几十立方公里才有一个的、隐隐约约的小泡泡?”
“这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那就让实践证明吧,你们再激发几个雷球看看。”
空泡
当天下午,已经停飞多日的两架直升机再次起飞,在三千米空中启动电弧,激发了三个球状闪电。两架直升机上,有包括我和林云在内的七个人,大家都用望远镜跟踪着每个雷球,直到它们消失,但没有看到任何东西。
“你们的视力不够好。”丁仪得知结果后说。
“我和刘上尉也什么都没看到。”直升机飞行员郑中尉说。
“那你们的视力也不够好。”
“什么?我们的视力不好?我们是的视力,很难找出比我们眼睛更好的人了!”另一架直升机的飞行员刘上尉说。
“那就再激发几个仔细看看吧。”丁仪很不以为然地说。
“丁教授,激发雷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们可要慎重。”许大校说。
“我看就照丁教授说的再试一次吧,有时候险也是不得不冒的。”林云说。
在丁仪到基地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林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见面十的怀疑转为尊敬,我注意到这种尊敬她是从未对其他任何人表示过的。会后,我向她提出这个问题,她说:
“丁仪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是从我们达不到的高度思考球状闪电的。”
“到现在为止,我可没看到他有多了不起的思想。”
“我不是看到,是感觉到的。”
“可他那玄而又玄的想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还有他那近乎病态的固执,我实在看不惯。”
“球状闪电本来就是玄而又玄的东西。”
于是第二天上午又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激发飞行,激发了两个雷球,结果同昨天一样,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看到。
“我还是觉得你们的视力都不够好,能不能请一些更高级的飞行员来,就是开有翅膀的飞机的那种飞行员。”丁仪说。
他的话把直升机飞行员激怒了,郑上尉气恼地说:“那叫歼击机飞行员,我告诉你,空军和陆军航空兵各有各的有时,不存在谁高级谁低级的问题!至少在视力上,对我们和对他们的要求是一样的!”
“呵呵,我对军事不感兴趣,既然如此,那一定是因为距目标太原,在这个距离上谁都不可能看到雷球了。”
“我可以肯定,再近也看不到!”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