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2/3)
反正赵二不受同僚待见,许清嘉亦然,能将这两个弄成搭档的朱庭仙真是慧眼如炬。
许清嘉要下乡,大约在春耕之后才能回来,家里只留下胡娇一个人,委实有些不放心。过完年了胡娇也有十六岁了,这几个月似乎个头又长高了一点,不过似乎许清嘉总觉得她只长了个头智力没长,担心自己走了之后她不好生活,胡娇索性建议:“不如你带上我一起去?”夫妻双双去春游不要太美好哟!
“胡闹。”许清嘉扒了一口饭,又停下了,有几分意动。
他虽不知朱庭仙有无专门跑去督促农人春耕之事,但是他若出门带个伺候的小丫环,这在略也说得过去。
胡娇一见有门,立刻往他碗里夹了一筷子红烧排骨,继续游说:“反正你已经不招朱县令待见了,也不会因为不带我就让他高兴起来。咱们家也没什么东西,只要将要紧的东西埋到地里,门一锁就可以走了。”她巴巴瞧着他,许清嘉趁面在她鼻子上捏了下,都不见她有反抗的意识,心里叹了口气:这丫头是有多想出门啊?
难道真是无聊成这种想子了?
他不是给她找事做了嘛,认字看书什么的。
最后是胡娇见他长久的沉吟不绝,倒好像被数学题难住的模样,她索性起身按着他的后脑勺点了一下,自行欢呼一声:“耶可以出门了你答应了答应了!”欢呼一声饭也不吃收拾行李去了。
许清嘉:……
这丫头真是无赖出了新境界。
他所虑者不过是此次去督促春耕明显不是什么好事儿,吃苦头那是必然的,她非要跟着去到时候会不会哭着喊着要回来?
在胡家四年,他瞧得出来,虽然家里这一位力气奇大,也跟着胡厚福在铺子里卖过肉,可是还真没出过远门受过苦。到底还是被宠大的。
从沪州出发,这一路之上都有驿站客店之类歇脚的地方,吃住都没问题,可是真要下了乡,未必有这样条件,恐怕忍饥挨饿都有可能。最后无可奈何的许清嘉一再叮嘱她,还是自行准备些干粮。自己则去楼上收拾那些录回来的帐目。捆成一包在外面又用个很大的油纸包紧紧凑,在院子后面茅厕旁边挖了个大坑,将厨房里的一个大肚坛子埋了进去,将油纸包塞进去,上面用土封好。
总归这些东西是不能露出来见人的。
☆、第十二章
家徒四壁的优点就体现在想去哪里大门一落锁就可以走人,完全不用惦记贼子上门。
县衙后街这一片本来就是治安模范区,一般的小偷小摸压根不敢跑到这里来一日游,试想下谁敢在县委大院跟公安局门口下手?
落到县太爷或者公安局长手里,那结果能好得了?
这纯粹就是心理震慑的效果。
许清嘉又托高正带着差役维持治安之时对他家多留意一番,还真就收拾行李带着老婆春游——哦不,下乡去了。
高正:……
从来不知道出公差还能出的这么潇洒的?
每年督促农人春耕都是个苦差使,县大老爷都派个不太要紧的书吏下去转一圈就回来了,也有三四天,估摸着这书吏连两个村寨都没走到,但瞧着许清嘉这架势,似乎是准备要走遍全县的架势。他很想拍着许清嘉的肩膀说一句:兄弟喂,这就是走个过场,以示县领导对春耕的重视,哪怕你出去一二天回来窝房里写一篇样板文交上去,也别这么认真哇!
不过看到年轻人意气风发的脸,他又默默的将喉头的话又咽了下去。
年轻人还是缺点历练啊。
朱庭仙这次倒挺大方,派来的赵二还赶着辆青布骡车,兼任向导及车夫。看到上司带着老婆出门办公,似乎连一点惊诧也没有,接受度很快。
闷葫芦就有这点好处。
许清嘉是当胡娇想出门散心游玩,胡娇却觉得他仕途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既不能“干翻上司自己取而代之”,又不能在公事上让上司非他不可——至少高正的活许清嘉就干不了,他是文人。那么只有最后一条途径:往下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