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后(4/4)
朝中的形式越来越明显,皇后也能看出来。她跟皇帝争过一两次,还是那句话,太子没有心阵,她再争,也没办法。慢慢的,皇后也一点点接受了事实。
次年元月,宣平帝试探着说自己想退位,传位之际,太子灵光一闪,愿推举三弟为皇。
宣平帝本来就等着太子的表示。毕竟都是他儿子,他也不想闹得太难看,太子自己能看清楚最好。
太子也是无法,他一直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现在朝上都听老三的,母亲私下里也跟他谈过,觉得老三不是不能容人的人。况且他不愿意让,宣平帝就会一直逼着他让,既然这样,还不如自己主动后退,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老三日后登基,对他也好一点。
太子以为宣平帝本是试探。
谁知道宣平帝试出他的意思后,真的很高兴。在元月试探过后,二月份后,宣平帝就宣布退位,自己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最得他欢心的三子傅青爵。
次年为瑞阳元年。
傅青爵为帝,楚清露为后。
从前世到此一世,为了帝后二字,傅青爵不知道等了多少年。
终究让他等到了楚清露。
楚清露乃是第一位入朝为官的皇后。
在为皇后后,她并没有从朝廷隐退,依然在翰林院中任职。大家对她小心之事,也常通过她之口,向皇帝反应一些时日。不得不说,在朝廷之中拥有一个最亲密的人为官,傅青爵真与大臣们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他一生为帝,尊重楚清露的信念。
楚清露先后任职翰林院、礼部、工部、吏部,最后入内阁,任职工部尚书,兼领国子监祭酒一职。算是完整继承了她老师许文容的学业和事业。
在工部时,楚清露常走访天下,问起洪涝旱灾之事。傅青爵偶有时间,也会陪同。
民间百姓编成话本,常将这对帝后之事搬上去,人人喜爱。
他们此一生的政绩,为后世所称道,未曾苟且一日。
而在他们一心为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努力时,人间的那些阴暗,那些污秽,一如昔年的楚弥凤之流,又焉能再伤的他们半分?又焉能让他们放到心上?
楚清露始终未曾想起前世,傅青爵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
帝后恩爱一世,乃千百年之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