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 > 分节阅读_36

分节阅读_36(1/2)

目录

打不死。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代理)自己也没有信心,朱祁钰也不算是个胆小的人,可是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也没有了主意,虽说目前他同意抵抗,但如果再打个败仗,朱祁钰也是很有可能改变主意的。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军心。

于谦在听完属下的汇报后,沉思不语,仔细研究过军事布防图后,他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下达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

“自即日起,奉命征调如下部队赴京守卫:

备操军。包括两京备操军、河南备操军;

备倭军。包括南京备倭军、山东备倭军;

运粮军。包括江北所有运粮军;

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

各军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并按时赶到京城布防,如有违抗,军令必斩!”

以上部队共计十余万人,可以看到,这些部队并非主力,大多是预备役或是后勤部队。

主力部队去了哪里?

全埋在土木堡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精锐的京城三大营以及京城附近的主力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寥寥无几,即使逃回来的,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士气全无了,要想保卫京城,只能靠这些预备役和后勤部队了。

除了士兵外,要守住京城还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粮食。

京城人口众多,要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就必须囤积运输大量的粮食。

虽然目前京城内的粮食还充足,但要是被长期围困,这个算盘就不好打了。其实就在离京城不远的通州,储存着很多的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呢?“仓米数百万”。这么多的粮食足够京城的人吃一年,是当时最大的粮仓。

但大臣们似乎并不想用这些粮食,甚至主张把通州粮仓烧掉。

这又是一件怪事,好好的粮食不用,为何要烧掉?

要知道大臣们并非脑袋进了水,实在是因为这些粮食看得见,用不成。

当时的通州并不是北京城的一部分,事实上,它和京城还是有着相当一段距离的,通州粮仓里的粮食虽然很多,却很难运进京城,因为如果要安排民工运输,耗用大量人力不说,还很危险。

当时也先的骑兵部队已经在京城关外附近耀武扬威,而运输却需要很长时间,没准在运输过程中,对方的骑兵已经攻了进来,一旦也先军队突破紫荆关,通州指日可下。而那些粮食自然就成了也先的军粮,所以要运输粮食,就必须派出军队护卫。

可现在这个局势,保卫京城的军力都不足,哪还有多余的人去护卫粮食呢?

这是一个难题,看来除了一把火烧掉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可是于谦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

这就是他的第二道命令:

“所有受召军队进发时应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问题就此解决,通州的粮食将由十余万士兵运送入京。

看到了吧,这就是水平。

所谓有水平就是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

匹夫之勇人人皆有,但问题摆在眼前,能否处理好,就要看能力了。

于谦是一个勇敢的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他十分明智地把调兵和运粮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既不耽误行军,还能免去民工的费用,同时保证了运粮队伍的安全,一举三得。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

秋后算账

于谦下达了命令,自八月十九日起,大明帝国境内所有可调可用之兵纷纷集结起来。

这些军队来自山东、河南、南京、浙江等不同省份,他们日夜兼程地行军,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赶到京城。

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他们不知道也先会什么时候打过来,但他们知道的是,也先迟早会打过来,只要能够在此之前赶到京城,胜利就多一分把握。

大明帝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总动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强大敌人。

在于谦的努力和调配下,到九月初,各路人马纷纷赶到,京城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且粮食充足,人心也逐渐稳定下来。

军事上的准备已经开始,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与此同时,一场政治风暴也即将到来。

“把王振千刀万剐!”

这是很多大臣的心声,理由也很简单,王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自从掌权以来,以诬陷整人为日常爱好,谁敢不服从他就收拾谁,很多大臣因为一言不合就被他打入大牢。而且他还主动索取贿赂,谁敢不给就没有好下场,如此行径,简直视文武百官为无物。

此外他还勾结锦衣卫,把这个特务机构变成他的整人机构,无数官员都吃过他的苦头。

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王振的无能和愚蠢才最终导致了土木堡的失败,朝廷精英和多年积累就这么毁在一个小人的手中,就在二十多年前,大明帝国还曾经横扫天下,势不可挡,之后仁宣之治,天下太平,如此强大之帝国,居然葬送在一个死太监的手里。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当然了,在士大夫们的心中,还有一个痛恨王振的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不太方便说出来。

既然士大夫们不愿意说,我就替他们说吧,这个心中暗藏的理由,就是出身。

士大夫们发奋读书,寒窗十年,经过几十场考试,三场大考(有的只有两场),淘汰无数的才子同仁,才换来了头上乌纱和手中权印,而且考上了也不代表你就前途似锦,运气好的,可以混个翰林,运气不好的连御史也干不了,只能派到下面干个七八品小官,熬资历几十年下来,最后混个从三品退休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实在不容易啊。

可是王振这个死太监,学问有限(不成器的学官),能力不足(土木堡就是明证)、身体残疾(职业限制)、道德败坏(贪污受贿),却能够一下子独掌大权,号令天下!

死太监,你凭什么!

客观地看,士大夫们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他们日夜操劳,处理政务,且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却要听从这个司礼监的命令,看着他胡作非为,也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而这个愚蠢的司礼监不但祸害朝政,现在还害得国将不国,惊涛四起,几十万士兵和文武官员因他而死,事情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