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2/4)
曾经有人劝于谦多少送点东西做人情,对于这样的劝解,于谦做了一首诗来回答。
估计他本人也想不到,这个无意间的回答竟然变成了千古名句,为人们所传颂。
绢帕蘑菇及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正统十三年(1448),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他的顶头上司正是邝埜。
邝埜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在其任间,他与于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人合作无间,感情深厚。
如果就这么干下去,估计于谦会熬到邝埜退休,并接替他的位置,当一个正二品的大官,死后混一个太子太师(从一品)的荣誉称号,明史上留下两笔:于谦,钱塘人,何年何月何日生,任何官,何年何月何日死。
应该也就是这样吧。
对于于谦和邝埜自己而言,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可是历史不能假设,邝埜不会退休,于谦也不会这么平淡活下去,惊天动地的正统十四年终究还是来到了。
之后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贸易纠纷、边界吃了败仗、太监的梦想、愚蠢的决策、苦苦的劝阻、一意孤行、胡乱行军,最后一起完蛋了事。
于谦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但他无能为力,他也曾陷入极端的痛苦,邝埜是一个好上司,好领导,他给了自己很多帮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牺牲在远征途中的命运可能本来应该属于自己。
不要再悲痛下去,是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