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1(2/3)
明史说他把每个月各地进奉那些金银财宝,“至是多以资常洵”——大多数都给朱常洵了。
“婚费至三十万”——结婚时候用了30万两。
“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造他藩邸花了28万,比平时规定给别藩王多了10倍。
“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这还不够,还要拿抄张居正家得那些财产。。。
搜刮了这么多钱,他回报给国家是什么:在他藩地,“河南大旱蝗,人相食”。
李自成来了,破城,他跑出城藏在寺庙里,结果第二天被人追上杀死了,消息传到崇祯那里,崇祯停朝三天以示哀悼,居然还给了个“忠”谥号。
这人忠在哪里,我是不知道了。
野史里还有个很著名典故,说福王太胖,所以李自成把他肉和鹿肉起煮分给别人吃,叫福禄宴。(这个不知真假)
把明朝灭亡归咎于气数是不行,这其中必然有各种各样诱因,如果当初万历把给福王这些钱用在国家建设上呢?
当然,不能说这样话就不会亡,但也许,是有可能走向另外个方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所以,教育是很重要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作者:摸胡子沉痛状众:坑爹啊,哪来胡子,摔!)
49
49、第49章...
河南境内。
两头小毛驴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
为首年轻人身书生打扮,神情悠闲,嘴里不时哼着走调曲子,幸而四下无人,也没人跑出来抗议,后面跟着书童却有点恹恹,打不起精神模样。
“赵吉,你在后面拖拖拉拉作甚呢?”
“少爷,您说我们又不是没钱,为何不雇辆马车呢?”书童兼随侍忍不住抱怨。
“要勤俭持家,懂不?”书生敲了他脑袋记。“再说了,我们又不急着赶路,左右都能在个月内到家,急什么?”
“那好歹也买两匹马呀,骑着毛驴,多丢人呐!……您现在怎么说也是堂堂翰林院五品侍讲学士了!”
书生唔了声:“少爷我这不是没骑过毛驴,体验下么,等到了大点城镇,瞧见有马,就买两匹吧。”
赵吉又高兴起来:“那少爷,我们走快点吧!”
“毛驴还能走多快?”书生笑骂声。
“少爷,这天色可不太对劲,像是快要下雨了,先前我打听过了,这条官道路往南都没有驿站,不如抄近路走吧,这还有行李呢,我怕待会儿下雨全淋湿了。”
“也好。”
事实证明,主人不认路,书童本领也没高到那里去,他们迷路了。
赵吉看着眼前三条歪歪扭扭小路,彻底傻眼了:“少爷,这可怎么办,咱们走哪条好?”
他们路行来几十里路,竟然没有看到过个路人,未免有些蹊跷,可两人从开封出来时候曾问过路,都说这带是有很多行商,不算冷僻。
赵肃抬了抬下巴示意:“就走中间那条吧。”
赵吉年纪虽然小,可却很有忠心为主架势,赶毛驴就跑到前面去了:“少爷我带路好了,要是您瞧见有什么不妥,就自己走,别管我。”
赵肃好笑:“哪有这么严重?”
赵吉人小鬼大:“少爷您别不信,我听说河南民风彪悍,多有山匪出没,先前我们老家闹饥荒,我也亲眼瞧着很多人投靠贼匪,别看直隶带太平得很,那都是因为在天子脚下。”
两人边聊着,赵吉突然嚷嚷:“少爷您看,炊烟!前面有个村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