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97(1/2)
如今忙乱不堪,孤是来躲躲清净。”方伯琮笑道。
天子登基的仪式不容疏忽,如今朝中日夜忙乱都是为了这件事。
“前几日递来名册,说大驾用一万一千三百人。”他接着说道,“是不是太多了?”
张纯点点头。
“这是用的贞和初的旧例。”他说道,“不过建兴时,曾减为六千八百人。”
“孤想要再减。”方伯琮说道,“陛下尚在病重,宣文太子也才下葬,不宜过盛,孤想减为三千三百人足矣。”
张纯点头。
跟在身后的景公公微微皱眉。
这突然的来到普修寺,又悄悄的找来了张纯,难道就是来说册封大典的仪仗了?
这用多少人,车驾如何,六引朱雀队太常鼓吹几道几行几人等等之类的琐碎事,用不着这一个天子一个重臣来絮絮叨叨吧?
到底要说什么?
“……皇太后皇后卤薄皆如礼令….”
前边张纯说道,当这句话传入耳内,景公公心中一跳。恍然大悟。
原来。是要说这个啊。
他不由紧走两步。垂头竖耳听。
“诏皇后受册当排黄麾杖及重翟车,在紫宸殿臣僚称贺上礼。”张纯接着说道。
方伯琮忽地停下脚。
“江州先生今日私下求见孤,是为了什么?”他说道,打断了张纯的话。
“臣不敢,是殿下召臣来的。”张纯含笑说道。
“孤说想要为陛下祈福,江州先生可是指明要来普修寺的。”方伯琮说道,转头看他一眼,“先生一向不喜欢说话。但但凡说话就绝不是废话。”
张纯笑了施礼。
方伯琮转过头继续迈步。
“程娘子曾经救过你的父亲?”他忽地又说道。
“萍水相逢一饭之恩。”张纯说道。
“一饭之恩必偿,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先生大德啊。”方伯琮说道,“先生的恩报福泽的不仅仅是她,还有很多人,茂源山兄弟,还有孤。”
他说着话看向张纯。
“她要做什么,就助她做什么,这才是所谓的报恩吧。”
张纯忙笑着施礼。
“殿下说笑了。”他说道,“臣不敢当。臣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依照本心而行罢了。”
方伯琮笑了笑没说话。站住脚抬头看面前。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观音殿后石塔前。
风吹过,塔上铜铃发出清脆的声音。
“你们都有本心,孤也有啊。”方伯琮说道,“只是你们都不信。”
不待张纯说话,方伯琮抬手指着石塔。
“这塔初造时向西北而斜。”他说道。
张纯愣了下,抬头看去。
普修寺的石塔来历传说他自然是知道的,又不是初次来京的外乡人。
“……当时有人质问,大工说百年之后便自当正。”他迟疑一下,还是接过话头说道。
方伯琮忽地哈哈笑了,转头看他。
“…明年便足够一百年,你看此时就已经差不多正了。”他拔高声音眼睛亮亮说道。
张纯点点头。
“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得到。”方伯琮说道,微微一笑,“就算是瞎子,也可以听别人说道。”
张纯看着他,微微一笑低头施礼。
永和四年十月初十,乾元帝退位,禅位于太子玮,改元天圣。
十月十一,天圣帝登基。
日光明亮,勤政殿里方伯琮看着内侍捧来的金册。
“皇帝。”坐在一旁的太后开口说道,“你真要这么做?”
方伯琮看着金册。
“皇后也可以晚一点册封的。”太后接着说道。
话音才落,方伯琮就抬头看向她。
经过了登基大典,天子威仪渐生。
太后微微避开他的视线。
“老身没有别的意思。”她说道,“只是想她如今病着,走一遍这册封大典不知道受得住否,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况且,要她怎受封?”
方伯琮笑了。
“朕,抬着她受封。”他说道,低下头拿起玉玺重重的盖上金册。
今授程氏昉金册凤印,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与民更始,钦此。
…………………………………………
“报!”
两队内侍面色含笑,分别捧着圣旨,金册,凤印,礼服,凤冠鱼贯迈出宫门,在御街上缓步而过昭告天下。
神仙居二楼,素心伸手掩面泪流。
放心,放心。
门被人推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