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8(2/2)
桐原走向一部电脑,把打印机刚打印出来的一长串纸拿到友彦面前。“这个就是主力商品。”
上面打印的是一连串程序,那复杂冗长的程度,几乎不是友彦所能消化的。程序名为“submarine”。
“哪来的?你写的?”
“谁写的还不都一样,奈美江,游戏的名字你想了没有?”
“想是想了啦,不过不知道亮满不满意。”
“说来听听。”
“marinecrash,”奈美江没把握地说,“你觉得怎样?”
“marinecrash……”桐原双手抱胸,想了一会儿,点点头,“ok,就用这个名字。”
见他很满意,奈美江松了口气,笑了。
桐原看看表,站起来。“我去一下印刷厂。”
“印刷厂?干吗?”
“做生意得准备很多东西。”桐原穿上运动鞋,离开公寓。
友彦在和室盘腿而坐,望着那个程序。但是,他很快就把头抬起来。奈美江坐在桌子那边,拿着计算器计算。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他朝着她的侧脸说。
她的手停止动作。“什么什么样的人?”
“他在学校里完全不起眼,好像也没有走得比较近的朋友。可是,背地里却在做这些。”
奈美江把脸转过来朝着他。“学校不过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话是没错,可是也没人像他这么诡异啊。”
“亮的事情你最好别打听太多。”
“我不是想打听,只是很多事让我觉得很神奇。那时候也是……”友彦含糊其辞,他不知道可以对她透露多少。
她却神色自若地说:“你是说花冈夕子的事?”
“嗯。”他点头,明白她了解内情,内心松了一口气,“所谓坠入云里雾中,大概就是这种感觉。他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你想知道?”
“当然。”
听了友彦的话,奈美江皱着眉,用圆珠笔尾端搔了搔太阳穴。“就我听说的呢,花冈夕子的尸体是她住进酒店的第二天下午两点左右被发现的。因为退房的时间已经过了,她没有和前台联络,打内线电话到房间也没有人接,酒店的人有些担心,就跑去查看。房门是自动锁,他们是用总钥匙开门进去的。听说花冈夕子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友彦点点头,他能想象那情景。
“警察马上就赶来了,看样子好像没有他杀的嫌疑。警察好像认为她是在进行xìng • shì时心脏病发作,推定死亡时间是前一天晚上十一点。”
“十一点?”友彦歪着头,“不对,怎么可能……”
“服务生见到她了。”奈美江说。
“服务生?”
“听说有女人打电话给客房服务台,说浴室没有洗发精。服务生送过去的时候,是花冈夕子来拿的。”
“不对,这太奇怪了。我离开饭店的时候……”
友彦没继续往下说,因为奈美江开始摇头:“这是服务生说的,他在十一点左右把洗发精交给女性客人。那个房间的女性客人,不就是花冈夕子吗?”
“啊!”友彦这才明白,原来是有人假扮花冈夕子。那天,夕子戴着很大的太阳镜。只要梳类似的发型,再戴上那副眼镜,要骗过服务生应该不难。
那么,是谁冒充花冈夕子?
友彦看着眼前的奈美江。“是奈美江小姐假扮的?”
奈美江笑着摇头:“不是我,这么吓人的事,我可做不来。我立刻就会露出马脚。”
“这样的话……”
“对此事,你最好别多想,”奈美江毫不客气地说,“那些只有亮才知道。有人帮了你的忙,这样不就好了吗?”
“可是……”
“还有一件事,”奈美江竖起食指,“警察听了花冈夕子丈夫的话,盯上了你,可是马上又对你失去了兴趣。你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现场找到的物证是ab型的。”
“ab型?”
“米青.液,”奈美江眼睛眨也不眨,“从花冈夕子的身上验出了ab型的米青.液。”
“那……太奇怪了。”
“你大概很想说那不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她的荫.道里的确装了ab型的米青.液。”
“装了”这说法很毒,友彦恍然大悟。
“桐原是什么血型?”
“”说完,奈美江点点头。
友彦伸手掩住嘴,他有点想吐。分明是盛夏,他却觉得背脊发凉。
“他对尸体——”
“我不许你胡想发生了什么。”奈美江的语气冷得简直令人战栗,眼神也很严厉。友彦找不到话说,一回过神,才发现自己在抖。
这时玄关的门开了。
“广告我谈好了。”桐原进来,把手上的纸递给奈美江,“怎么样?跟当初的估价一样吧。”
奈美江接过那张纸,微笑点头,表情有点僵。
桐原似乎立刻发现气氛有所不同。他一面打量着奈美江和友彦,一面走到窗边,叼起一根烟。“怎么了?”他简短地问,用打火机点着烟。
“那个……”友彦抬头看他。
“嗯?”
“那个……我……”咽下一口唾沫,友彦说,“我什么都做,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桐原直勾勾地盯着友彦,然后,那双眼睛转向奈美江,她微微点头。
桐原的目光再度落到友彦身上,平时的冷笑已经回到他脸上。他让笑容挂在嘴边,惬意地抽烟。“那当然了。”然后,他仰望稍显混浊的蓝天。
第四章
1
雨没有大到需要撑伞,却也悄无声息地打湿了头发和衣服。秋雨绵绵,灰色的云却不时分开,让夜空露出脸来。出了四天王寺前站,中道正晴抬头望着天空,想,狐狸嫁女儿啊。这是他母亲告诉他的。
他在大学的储物柜里放了一把折伞,但直到出了大门才想起,便打消了回去拿的念头。
他有点匆忙。心爱的石英表指向七点五分,意味着他已经迟了,但他要去见的人并不会为此而不悦。他的匆忙,纯粹是因为想尽快到达目的地。
他用在车站零售摊买来的体育报挡雨,以免淋湿头发。职棒养乐多队获胜翌日购买体育报,是他自去年养成的习惯。直到初中一直住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