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97(1/2)
,喟言:
“宫门一入深似海,三年时光,亦是很难捱过?”
她的手僵在半空,冰块的冷气袭到她如皓月皎白的腕上,湮生的白气袅绕,必是冰冷沁髓。
她的声音略带了些颤抖:
“这香,臣妾入宫前,就一直薰用。如若皇上认定这是思慕凭证,臣妾亦无话可说。”
她将香灰洒入一边的琉璃盏内,另拢了零陵香,:
“三年的时光,不过弹指须臾,岂能言捱,不过皆是命数。”
为何,你不断然否认?还是不肯否定曾经的依凭?“命数”?原来三年的相依只是因为命数注定。那么,你,是否恨着自己,因为不能逃脱。而,困着你的朕,更是你的劫难吧。
恼意渐炽,语音高了些许:
“那凭证,贵妃不一直珍而重之地收着么,何必意指朕捕风捉影!”
此言一出,梗在心中的郁结似泄出。然,密密注意她神色变动,以期窥心一二。
她继续燃上炉底的香烛,然后放下香炉之盖,抬首,望向我:
“故人书信,珍而收之,亦是对曾经过往的缅怀,皇上,难道不认为即便有些事虽已逝,但心中,终是留了那一隅之地,这一隅,纵不可再得,却始是隽永弥贵。”
静淡的言语最是能刺伤人,多想透过她无波的脸容看进她的心底。帝君之傲,岂容你心有一隅非吾所有。前尘过往,朕要的是一笔销清!语音森冷:
“原来,贵妃心底仅是他一人。”
愤意无可释放,袍袖一挥,掌已击上琉璃盏。琉璃应声而碎,灰烬轰然而散。掌心已被尚有余温的香灰炙到,然,手心的痛,又算得了什么。
将手敛入袍袖内,挥退意欲上前探视的小顺子,目光紧迫凝着她,哑声:
“让你错付三年韶华……”骤然顿住,却不知何继。
她将碎破的琉璃盏,一块块捡起,收于丝帕中,抬眸,凝向朕:
“错付的何止臣妾一人。红颜未老恩已断,古而有之。进这后宫,又岂是臣妾所愿的。今日,臣妾对皇上有的,只是感铭,让臣妾多承了这三年的隆恩。”
心中钝痛,原来不是心有一隅非朕所有,却是朕在其心毫无立足之地!好,很好。果然都错了
这琉璃盏是她初入宫,朕见其爱薰香,方才赏的。今日,终是毁于朕之手!这三年的情感,也是如此不堪一击。
她继续莞尔浅笑,那笑却似利器一刀刀撕割着朕的心。
“臣妾愚笨,只知道,有些东西东西碎了,便终不是瓦全。”
敛于袍袖内的手愈握愈紧,红肿渐起,如此一握,痛不可当。然,似只有如斯疼痛,才能盖过她言语诛心之痛。
发肤之痛让言意分外冷酷:
“朕心所容,自是德容言功四全女子。贵妃心有所寄,只怕也不稀罕。”
斜阳如血,透过窗棂映于殿内诸物,更是惨红欲滴:
“琉璃已碎,大梦方醒。所幸尚不算迟。如今,便让朕结束彼此的错付!”
绝然转身,迫自己不再看她安然面容,目视残照,缓缓吐出决断:
“贵妃安陵滺,言德失宜,出语无状,即日起禁足英华殿思过!”
“多谢皇上成全!”
她行礼,跪地,这一跪,跪去的便是那三年积蓄至今的情分。
她与安陵涵之情,终是朕于她的恩宠所无法抵得过的。孰知,那却是不容于世的堂兄妹之情,而朕,连这,都比不上。
唇畔嚼出一丝苦涩的意味,原来,朕,是如此地在乎于她!
错付的真情,收不回。错付的真心,仅余着恨。
当两月后,在避暑山庄得知母后赐鸠于她时,朕知道,一时的绝决,最终导致了永远地失去!
彼时,心中苍茫到已觉不出痛来……
=======================================================================
昨晚于群内尽兴演绎,偶得此一段。
稍加编辑修改,全做了番外吧。匆匆而蹴,略有疏漏,他日再容许雪来补尽:-)
(多谢谢演绎天烨的姐妹,因为你,我才能完成今日的番外第一章)
风言风语番外:步步惊心宁为殇(1)
(安陵羽熙)
熹宁六年,当我以大理寺廷尉之女的身份应诏待选进入紫禁时,正是桃李缤纷的春天,我率真如冰矶的眼眸在这数十名秀女中,虽带着一缕悔婚八王嬴仲逸时的悲伤,但,仍是欣然接受家族的安排。
我的姑母安陵咏汐亦是前朝进宫为妃,虽不得先帝专宠,亦算圣恩不断,然,却福薄,难产而死。
噩耗传到府中,我只记得母亲对我说过一句话:
“羽熙,在宫中,善良忍让或许是可以舍弃的,千万要记着。”
彼时,年幼的我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现在我站在紫禁城中,蓦地,隐隐有些知道这句话背后所含的意味。
然后,在众秀女中,我看到了她,赫连宛如,她也注意到了我,眼神中蕴着的竟是一丝愤怒,若干年以后,我才知道,一直深深爱着仲逸的人是她,因仲逸向我提亲,她才遵了父母之命,入宫为妃。
她是先帝胞姐,凤睿长公主与睿清侯之女,身份金贵,幼年的我只是她的伴读,也因此,认识了仲逸,当今皇上的八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