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99(2/3)
这几个月,整个皇宫整个京都都在传着镇国公的事迹,不仅是这次的还有以前的老历史都被一一挖掘出来。
在民众口中,镇国公就是被神化的人物,左小狼听的多了,心里又是骄傲又是崇拜,浅浅地也就把陆铮的低位升上来了。
加上分别久了,惧怕的心理慢慢减少,思念逐渐加强,此时陆铮又是如此‘温柔’地抱着他,左小狼心里都美的冒泡了。
父子俩一起出了宫,不少得到消息的大臣急急忙忙地赶来,却只来得及看到镇国公的骏马奔驰而过,压根不看他们一眼。
回到镇国公府,陆铮将左小狼交给管家,先去暖香阁见了老夫人,然后才回院子洗了澡换了衣服。
“瘦了不少。”老夫人打从左邵卿失踪开始就一直没睡个安稳觉,整个人都憔悴了,鬓角也长出了几根银丝。
陆铮虽然表情不多,眼神中却透着关怀,“娘自己照顾着自己就行了,儿子不用您担心。”
“你说你上战场我怎么能不担心?不过也都习惯了。”老夫人笑着打趣道:“恐怕更担心的是邵卿吧?他可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
陆铮想起左邵卿每次寄给他的信中,都直白的阐述了担心思念之情,总能将他心底最软的地方激发出来,毫不扭捏也毫不掩饰。
前几日那人还开玩笑说,下次他上战场一定要跟着,否则这种望眼欲穿的日子实在太煎熬了。
陆铮思忖着带左邵卿出海的可能性,虽然担心着左邵卿的安危并不像他随军,但要他们再分开几个月,自己也是不愿意的。
---------------------------
番外夫夫出海
盛夏过后,海上的台风逐渐减少,沿海一带又迎来了出海的高峰期,各个商行皆招募人手,带着打量的本土商品杨凡起航。
左愠阳这次倾尽了商行所有的人手,亲自带队,拍了十几艘船只出海,而他航行的方向,正是离火罗国最近的一个岛国。
就在各大商行分头出海后,各地水师驻地也纷纷召集人手,打着巡海的旗号后先后离开港口,并且去的方向各自不同。
船行三日后,各地水师在海外的一坐岛屿顺利会师,这座岛屿是陆铮当初打下来的海盗岛之一,也是驻守最严密的一个岛屿。
左邵卿披着皮披风站在船头,强劲的海风刮的他长发乱飞,他搭着千里眼朝着北方看去,过了半盏茶的功夫突然说:“来了。”
远处五艘大船正匀速靠近,穿上挂的是大央水师的旗帜,只是上面的士兵却大部分都不是大央人。
“被想到这北狄王竟然如此好说话,三千人说借就借,也不怕有借无还,呵呵……”这五艘船载着的正是陆铮从北狄‘借’来的同盟者。
“皇上许诺免了北狄三年的朝贡,对于北狄来说,这三年的朝贡远比三千性命重要,每年冬天,他们饿死的人数就不止这些。”
“说到这,我倒是觉得北狄之所以常年进犯,大部分是因为他们缺粮少食,若是人人温饱有余,好斗之心也会降低。”
“嗯?知府大人又想出什么好政策了?”陆铮笑着打趣道,他伸手替左邵卿佛开脸颊上的长发。
“好政策算不上,只是有个想法,其实历代朝臣都有提到过,要解决北狄之患不仅要动用武力制衡,也需要用些缓和手段。
限量供应米粮助他们度过寒冬,人一旦饿极了,自然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而后鼓励南北通婚,如果北狄人中大半的孩童都有大央人的血统,那他们的下
一代自然不会动不动就残害大央百姓。
不仅如此,咋们还可以将大央文化逐渐散播出去,教他们耕织,教他们大央文字,一点一点地同化他们。
只是历代都有无数大臣反对,尤其是武将,他们认为两国敌对已久,若真实施这样的政策,对死去的士兵和百姓不公。”
陆铮没有发表意见,对于他而言,北狄进犯,他就打,若是对方安分守己,那能同化当然是最好的。
那五艘船一靠岸,海岸边立即出现了很喜感的一幕。
大部分北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大海,更没有坐过船,船一靠岸,一个个都趴在栏杆上吐个昏天暗地。
岸上的大央水师笑声翻天,再怎么两边曾经是敌对关系,要握手言和根本不可能。
北狄的统帅是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见到陆铮时讨好的笑着行礼,左邵卿私下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人是新任北狄王刚提拔上来的将军。
左邵卿仰头望天,心道:若是北狄尽出这种君王与臣子,何愁他们不败呢?
“像他们这样,还没打到火罗国自己就先倒下了吧?”左邵卿也无法压制自己的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