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11(1/2)
如果不是青衣听到王文端的那些话,肯定不会认为这样的地方能关住从黑塔里杀出来的小十七。
青衣拾了粒小石子,翻上房梁,无声地潜到王氏兄弟的头顶,将小石子抛向青石路面上。
石子落在地上,‘滴达,滴达’地滚动声在黑夜里异常清晰。
王氏兄弟同时一惊,交换了个眼色。
王文悦飞快地跃出长廊查看,王文端则奔进房中,拉开箱柜抽屉,拿起一个白瓷瓶,看了一回,松了口气,重新放了回去,又仔细地查看了一遍扣得紧紧的窗户,没发现什么异样。
出了房门,又奔向院角一间上了锁的矮屋,取下腰上挂着的钥匙,打开房门,往里面望了一阵,重新慎重地锁上门。
青衣在梁上看得明白,如鬼魅般闪身而去。
王文端做完这些,恰好王文悦巡视回来,摇了摇头,表示也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二人这才重新坐回棋盘边,却不再有心思下棋,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持警惕。
在蛇国死士没有押送到来以前,为了不让王家避开所有嫌疑,王氏兄弟与人传递信息,都不在自己家中,而是去叫‘十里香’的酒楼通过暗线传递。
次日,王氏兄弟去酒楼用早膳,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消息。
出了大门,却见一个姑娘背手站在墙边,望着墙头红杏。
二人顿时警惕起来,王文悦走向那姑娘,彬彬有礼地问道,“姑娘,可有什么事?”
青衣指了墙头红杏,笑着回头道:“这花开得真好,公子能不能帮我摘一枝。”
王文悦望着眼前比花娇的秀美脸庞,身子一僵,怔了一下,不能肯定地叫道:“青衣妹妹?”
“王文悦?”青衣故作惊讶。
“果真是青衣妹妹。”王文悦眉宇间扬起喜色,“听说你回来了,我还不敢相信,一直想回去看看,偏偏公务在身,不能随意离开南郡,没想到竟能在这里见到你。”
“听说你高升了。”青衣从小桃的口中得知道与他们兄弟二人的结识过程,实在没觉得与他的关系能有多好,王文悦这副欢喜神情实在夸张了些。
“不过是混口饭吃。”王文悦脸上一红,不好意思说是为了跟她争口气,才发奋挣得今天的功绩。
“你是青衣?”王文端看着眼前的美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青衣假装撑着头想了想,向他笑道:“你是王文端?”
“我是王文端。”王文端被她的笑晃得头一阵阵发昏。
父亲在楚国公府查案,他是跟在父亲身边的,知道青衣确实回来了,但受父亲约束,不能四处乱走,竟没能有机会见到青衣。
后来听说青衣是克夫之命,也就觉得没有见青衣的必要。
没想到几年不见,青衣竟美成这般,脑海里直接浮上‘祸水’二字。
突然觉得,如果身边有这么一个‘祸水’,就算被她祸害祸害也是值得的。
只要不娶她,什么克夫不克夫的,跟自己没关点关系。
130钓鱼(二)
王文悦从墙头跃下,将一枝开得极好的红杏递到给青衣。
青衣接了花,妩媚一笑。
在青衣失踪前,青衣见了王氏兄弟二人,不是横眉冷对,就是拳打脚踢,几时有过这样的如花笑颜。
王氏兄弟二人一时间竟看得呆了,均想女儿大了,识得了风情,果然不同儿时。
王文悦在青衣还小的时候,对她就极喜欢,这时见着,更生出异样的情愫。
小桃气喘吁吁地跑来,“小姐也不等等小桃,害小桃好找。”
青衣笑道:“就怪你跑得太慢,螃蟹的都已经卖光了。”
王氏家的这家别苑门口的石板路,一直往前就是南郡码头,每日天刚亮,渔民就会在码头贩卖连夜打捞的水产。
既然青衣主仆是来买螃蟹的,出现在这里就再正常不过。
王文瑞心里存着的那点猜疑也瞬间打消,“你们来买螃蟹的?”
小桃沮丧道:“小姐爱吃螃蟹,偏偏夫人又吃不得螃蟹,所以我们琢磨着自己出来买上一些,送去千里香蒸着吃。可惜还是来得晚了些,码头的螃蟹卖得一只不剩。”
青衣道:“明儿再早些起身来买过就是。”
小桃扁了扁嘴,小声嘀咕抱怨,“次次说早起,又几时早起过。”
王文悦失笑,几年不见,青衣比又以前可爱了许多,“今天我们府里正好买了不少螃蟹,我这就叫人送去千里香。”
虽然楚国公与平阳侯也是对立的,但楚国公和父亲在朝里也不和,都想着把对方踩下去,王文端怕去十里香,被青衣看出眉目告诉楚国公,楚国公万一抽了哪条筋要难为一下他们,就得节外生枝,抢着道:“千里香乱哄哄的,也不好说话,不如这就叫我们府里赶着蒸出来,我们就在府里吃。”
青衣装做犹豫,道:“这……不太方便……”
王文悦早在几年前对青衣就是有心的,不过那会儿青衣还小,他也就没往男女的事上想,后来青衣‘死’了,他难过了好一阵,后来听说她不但没死,而且回了楚国公府,一时间百感交集,恨不得回去订眼看看求证。
但他担着南郡的提督,不能随意离职,一直没能得机会回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