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排个节目(2/4)
结果,李川还给他搞幺蛾子,让人种棉花,还让人种黄豆种花生,李道宗还到处寻找适合种茶业的地方,搞得李世民都觉得大唐的面积是不是太小了?感觉土地不够用。
为了夏秋时候的旱灾和蝗灾,李世民要做很多准备,去年的蝗灾规模已经够大了,今年照李川所说,是千年难遇的大蝗灾,波及多个省市。
一直在研究现代地图的李世民现在也能明白多个省市是多大的面积了。
他看着地图上的京城,那是他还没有占领的地区,大概下一步,就把那边打下来?
听李川说,那片地方虽然冷,但土地却很肥沃,产的粮食也不少,质量还好,而且用来放牧其实也是可行的,就是可惜了些。
对了,李川还说过内蒙古的大草原才是最适合放牧的,那个地方,嗯,也不远。
不知道那边有没有人,有多少人,要不这一次建城,也随便将那里也扩进来?
李世民对着地图思考,比起大唐地图,他现在看得更多的是李川拿来的现代地图,那上面的标记更加全面,山川河流,还有各种矿产,虽然有些难以分辨,但至少也标出了大概的位置,他直接派人去那边找就是了。
但显然,现在还没什么必要,他没有什么矿是需要开采的。
再说,有些矿脉就李川所说,现代开采可以,但大唐开采起来就难了。
比如他最想要的铜矿,开采难度就挺大的,也许过几年大唐的科技发展起来了,还能容易些,那就到时再说吧。
李世民找人过来吩咐了几句,就问起了李川。
听说李川已经打出了一口井,他还挺惊讶的,李世民也不是没尝试过打水井,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大概是找的地下水道不对吧,但既然能打出一口,那么也许能顺着那口井找到地下水流的方向,再打出几口井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立刻让人叫今天跟着李川的两个工匠进宫。
地下水流走向,真的不是好判断的,这需要无数次的尝试。
两个工匠虽然也算专家,但比起现代的专家可差得太远了,他们就是矬子里面拨大个,在一群不行的里面挑出比不行还强一点的两人,然后便委以重任。
这两人接了任务,就来找李川了。
可是李川也没办法啊,他又不会探测什么地下水流,再说,他并不赞同李世民的这个方法。
地下水流不光可以改变方向,还能改变深度呢,这上哪儿找去啊。
碰上这么个不靠谱,一拍脑袋就做决定的君王,他也是没辙了。
“你们就试试呗,就是不行,陛下也不会怪你们。”李川说得轻描淡写。
两个工匠却苦了脸,陛下派的任务怎么能不完成了。
磨了半天,李川也只得答应他们计算一下,不然他是打发不走这两人了。
两人离开时,天色也暗了下来。
这几天他忙,课程安排得也不多,他没空的时候就让许敬宗代他教一些理论知识,反正看着书,照本宣科他还是会的。
等李川有空时,再给学生们解释就是了。
这时候,学生们早已放学,李川也没想着过去看看,过去了也没人,看空教室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