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清史(3/3)
李川没注意到这一点,只自顾自的继续讲,“顺治帝的弟弟博果尔娶董鄂氏为王妃,但是某次进宫时,顺治见到了董鄂氏,两人产生了感情,后来董鄂氏经常打着进宫陪伴太后的名义与顺治帝幽会,最后发展到顺治帝要求董鄂氏进宫为妃,谁也劝不了,大玉儿最后没办法,只得帮了他一把,毕竟任由他闹下去,那么皇帝强抢弟媳的事就会传得满大清皆知了。”
众臣坐得更加规矩,都有点正襟危坐的意味。
李川喝了口茶,继续讲,“也不知道大玉儿是怎么做的,反正没多久博果尔的王妃就病故了,然后宫里多了一位贤妃,后来又被封为皇贵妃,大玉儿看不上她,经常找找麻烦,也经常教训儿子,大概也是因为如此,顺治帝越发的叛逆起来,董鄂氏生过一子,当时顺治帝称他为朕之第一子,这摆明了将其他皇子视而不见,连承认都不承认了……”
“那小皇子死了吧?”李世民幽幽的道。
“对啊,死了,陛下圣明!”李川竖起大拇指夸一句,道:“那样一个皇子,孝庄文皇后怎么可能允许他活下去,她可以容忍儿子爱上一个女人,也能容忍儿子宠爱一个皇子,但是她容忍不了他儿子为了一个女人跟她做对,也容忍不了因为一个刚出生的皇子,就否定了她其他的孙儿。”
“董鄂氏也没活多久吧?”李世民眯着眼睛道。
“陛下太聪明了,确实没活多久,那个小皇子死了没多久,她就生病去了。”李川笑着又朝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完成没注意到旁边的所有大臣都安静如鸡。
“当然,顺治帝也没活多久,董鄂氏死后几个月,他也跟着去了。”李川有些不确定的道:“还有一种说法是顺治帝看破红尘出家了,但史书不能这么写,到底哪个是真的,谁也不知道。”
“所以又上位了一个儿皇帝,还是那个大玉儿摄政?”李世民皱眉,他做为一个皇帝,当然容不下女人干政。
“当然,还有辅政大臣,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人就是了。”李川叹了一声道:“康熙皇帝是由大玉儿一手教养长大的,据野史记载,大玉儿不希望康熙跟母亲走得太近,感情过深,于是就弄死了康熙的母妃,这样康熙就只能依靠她了。”
“倒是很有可能。”李世民心中一凛,有些不安。
这女人也太厉害了,而且后宫中的手段,让谁死,谁就活不成,真的有点可怕。
他的后宫没有这样的妃子吧?有点忐忑。
众臣依旧不言,只都乖乖听着,就连听到女人涉政气得跳出来的魏征都安份起来。
“这个康熙,流传下来的也是爱情故事吗?”
“那倒不是,康熙是个能人,很有政治智慧,小小年纪就非同凡响,八岁继位,十三岁亲政,十六岁擒鳌拜,鳌拜是辅政大臣,后来见皇帝年幼便养大了胆子,嚣张跋扈,专断独行,几乎不将皇帝放在眼里,后来让康熙设计给擒杀了。二十岁削藩,三藩叛乱,后来还有雅克萨之战,多伦会盟,准噶尔之战,又统一了tái • wān,反正他当皇帝的一辈子,真是没少折腾,养出来的儿子也个个都不凡,所以才有了九龙夺嫡。”
“九龙夺嫡?”李世民有些兴趣,“详细说说。”
“康熙的儿子多,二十几个,当然也死了不少,特别是他年纪幼小时生的几个,身子都很弱,得点病就死了,这跟父母年纪太小,身体没长成有很大的关系。”李川不免又吐槽一回,“他的第一个皇后,为他生的第一个嫡子,就是病死的,后来皇后再次怀孕,生下儿子,她却死了,康熙将这个嫡子封为太子,带在身边自己亲手养大,也是他最为疼爱的一个儿子,只可惜,康熙活得太久了,这个太子当了四十几年的太子,实在是当不下去,最后造反了,其实他自己大概也知道,造反很难成功,只是当时逼得他不得不反,真是挺悲催的一个娃。”
说真的,李川还挺同情这个太子的,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各方面都挺出色,就是当太子当久了,后来又被年老的康熙猜忌,逼到了绝境,下面各个弟弟都不是善茬,都惦记他太子的位子,可谓是四面楚歌,他要是不拼一把,其实下场也不会好。
很大概率是会被某个弟弟杀了,还不如拼一把,好歹命保住了。
“康熙,活了多久?”
“六十九岁驾崩。”
李世民心算一下,十几岁生了太子,那么康熙死的时候,太子都五十多了,呵呵,也怪不得等不下去了。
他又不免想到自己和李承乾,他十八岁生的李承乾,要是他也活到六十九,那李承乾可也五十了啊。
这么一想,突然感觉身上寒毛都竖了起来,他会不会有一天,也面临康熙的处境呢?
李川是从太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而李世民却是站在康熙的角度。
眼见着自己老去,太子年富力强,他会是什么心情呢?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太子也跟着慢慢变老,那时孙辈都成长了起来,他又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