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世子很皮 > 第578章 朕太难了

第578章 朕太难了(2/3)

目录

“众位爱卿,别吵了。”

朱允炆苦笑着指着御案上垒成小山似的奏疏道:“这里又来了十几本奏疏,全是跟朕说治国的,说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若要准确地把握食物精微的变化,还要考虑阴阳的转化和四季的影响……这不也是对朕有了微词,在帮助藩王们说话吗?你们还是想想朕接下来该如何做?”

殿内众人皆面色沉重。这段时间他们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每日上朝总有不怕死的官员频频出击,拐弯抹角地为藩王们造势,对削藩的蛮横执行暗加嘲讽;至于市井之中,那就更是不得了,现在不仅京畿坊间,连整个江南地区都在说朝廷有人为了权势,为邀圣宠,不惜构陷亲藩,以为晋身之阶。

行刺的事情传出去后,想必这种流言会更加愈演愈烈。

徐辉祖也没有想到舆论的压力居然会如此之大!让皇上都当殿难堪!

今天的大殿之上,湘王府与燕王府的人在朝堂上的一番述说,竟然在朝野之间成功地掀起了一股为藩王们鸣不平的汹涌呼声。

尤其是湘王府,更是携着这股舆论强行逼宫,手段既巧妙又狠辣,还无懈可击。

其巧妙处便在于朝廷很难强行压制皇亲勋贵的言论攻势;而说其无懈可击之处,则在于出人意料。藩王们都是被强行扣留在京的,可谓是命悬一线,随时有被朝廷斩杀的可能。

面对如此险地,出乎所有人意料,他们竟然还能组织起反守为攻!?面对刺杀,不仅不害怕继续遭受迫害,想办法逃离出京城,竟然还敢在殿上反将一军,把整个削藩大计都描绘成皇上对亲族的暴行,将整个建文朝的执政班底都架到道义的火炉上炙烤。

朝廷这个时候若是敢对藩王们动刀子,那朱允炆暴君的名头可就担定了,而徐辉祖等人也逃不过助纣为虐的奸臣骂名。

有了公论的保驾护航,朝廷再不能将任何一个藩王扣于京城了。

利用被刺之事,赚取世人的同情,再趁势挑动舆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又给朝廷以及皇帝狠狠泼了一盆脏水,使朝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更要命的是,他们洞悉人心,利用皇亲贵戚与朝廷的矛盾,搞得皇上无比狼狈,下不了台。

皇亲勋贵在殿上的仗义执言,表面上是出于公心,但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黄子澄等文官搞出的井田制与改革官职等新政举措,尽管严格保密,但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这些被动了切身利益的相关皇亲贵戚们,改制的每一条内容早被他们摸了个一清二楚。

先不说改处得荒谬不荒谬,在黄子澄改制方案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提升文官的权利、地位与影响力,走的完全是扬文抑武的路子,实实的动了皇亲贵戚的蛋糕。

要知道这些皇亲贵戚本就有着父兄的爵位,都在五军都督府挂着要职,以往是根本不把这些文官放在眼里;而文官们饱读诗书,又怎能打心眼里瞧得起这帮用鼻孔看人的皇亲贵戚?无奈洪武朝武将普遍受到重视,这些皇亲更是地位超然,魏国公府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家。

徐辉祖自然也更加明白这些皇亲贵戚的想法。

如今太祖龙驭宾天,建文登基,这位皇帝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子弟,一上台便大兴文治,重用文臣,疏远武勋。

这些举动固然让文官勤于王命,忠心拥护新政,却让武勋大为不满:大明的天下是我等的先人舍命跟太祖打下来的,凭什么现在让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来指点江山?凭什么让这些酸腐书生来对劳资指指点点?

皇亲宗亲早就暗怒不已,不过皇帝一直在文官身后撑腰,他们倒也不敢公然反抗。

削藩与改制是建文朝的两大要政,削藩若是黄了,皇帝与文官的威势必然大减,这改制失败也就是早晚的事;即便削藩能够成功,只要借助昨天刺杀这儿,将水彻底搅浑,让整个建文执政班底都泥足深陷,不能他顾,那改制多半也会无疾而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