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马皇后的手段 下(2/4)
这马皇后主持了这么多次的殉葬,弄死了这么多先帝的嫔妃,居然一直面不改色,此时还能在满是死人的殿宇旁边与自己套起了近乎。
郭宁太妃已经知道马皇后是那种手段与心思特别厉害的人,哪里敢因为她的年纪小、辈分低就有任何的怠慢与不恭敬?
她低眉顺眼地顺着马皇后的话语,迎合着马皇后的亲近。
二人论了一下亲朋戚友,拉扯了一下家常,马皇后才开始进入正题,她仿佛是对郭宁太妃说,又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当年您的长兄镇国上将军、陕国公火攻之计,大破陈友谅的六十余万水军,为大明立下赫赫功劳,可惜天不假年,逝后又被卷入了胡惟庸案,被削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导致您长兄一脉,现在只能在您二兄的麾下谋些差事,实在是可惜至极。”
马皇后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您的二兄一脉好生兴旺,后辈也都是朝廷栋梁,都是与国有大功之人,若是陛下历数郭家功绩,再恢复陕国公一脉的巩昌侯爵位(陕国公是追封),也是能服众的。”
郭宁太妃已经完全听懂了马皇后的意思,这是要郭家明确站队建文新君,全力辅佐新君了。这肯定是出自建文皇帝的授意!
郭宁太妃哪敢怠慢,连忙起身行礼道:“二兄从小教育妾身说‘郭家深受皇恩,定世代效忠于朝廷’,妾身虽是女子,也是谨记于心的。巩昌侯的爵位,郭家从来不敢妄想,全凭陛下圣意。”
马皇后嘴角微微一扬,接着说道:“晚辈猜想陛下已有决断,不日怕是有圣旨下达了。对了,听说武定侯早年南征北战,于草原打过王保保,于辽东筑过城池,好像连十五皇叔(辽王)的王府都是武定侯当年督建的?”
郭宁太妃回道:“是有此事,因二兄乃是辽王殿下的丈人,所以先帝当年特命二兄为其建王府。”
“怕不是丈人那么简单吧?十五皇叔熟习军旅,屡树军功应该学自武定侯?”马皇后微笑的问道。
“妾身远在深宫,这些细事妾身就不知道了。不过,辽王殿下对二兄倒是无比尊敬。”郭宁太妃回答完后,低头不语。
二人各自想着心事,偏殿内有些沉默。
过了会儿之后,马皇后才开口道:“陛下刚刚登基,后宫只有晚辈一人。圣上听闻武定侯有一嫡亲孙女,生的是知书达礼、孝顺贤淑,私下与晚辈商议,想今后封为贵妃。晚辈也一向崇敬武定侯家风,非常赞同陛下之意。不知皇姑奶奶意下如何?”
马皇后说得女孩儿,可不是一般人。先帝在时,曾有意让武定侯的这个孙女给燕王世子朱高炽当侧妃,以皇室联姻心腹勋贵,是帝王一贯笼络人心的手法。
但这事儿才刚露出一些风声,先帝便宾天了,朱允炆登基后当然不可能让武定侯家与燕王府扯上什么姻亲关系,另外出于拉拢武定侯家的考虑,马皇后只能支持丈夫纳武定侯家的孙女为贵妃。
至于朱高炽这个堂弟边,朱允炆当然也没想过做什么补偿,一是婚约从没正式开始,二是朕这个皇帝还需要跟一个臣子将这些吗?
郭宁太妃回答道:“二兄才是郭家之主,皇后娘娘要问妾身的二兄才行。何况妾身已是将死之人,无心理会这些事了。”
马皇后笑道:“您是皇爷爷的枕边人,整个皇室都是您的后辈呢,陛下自然也是。陛下要纳的贵妃也是您郭家的孙女,这事儿当然还得您去跟武定侯讲。至于这殉葬之事,皇姑奶奶乃是功臣勋贵之后,郭家开国有功、满门忠烈,妾身自然是可以请旨特赦的。将来咱们亲上加亲,晚辈将来还要对皇姑奶奶更敬重一些呢。”
郭宁太妃有些脸红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