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曹操只想当征西将军(1/3)
公孙续这次又想多了,杀绝宦官这种事情就和杀绝汉族外的异族一样离谱,不说别的,哪怕就像是东汉末年这个时期的世家制度,谁能告诉我怎么消除?
哪怕假设自己夺了天下,但那还是得依靠世家不是?
本来的世家有的是世代袭位,有的先祖就是寒门出身,这样的情况下那跟随自己打天下的文臣武将该如何自处?
我们跟随你厮杀为你战天下,最后被几个世代袭位没啥能力的人踩在脚下,他们可以立家族我们就不行?
这谁能干?
所以世家可以说是不灭的,屠龙勇士终成龙,只不过就是换了个姓罢了。
而宦官也是如此,他们负责处理着宫廷的各种杂事,没有他们那宫廷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如果不是此时的汉王朝外戚势力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那也不会造成宦官集团专政的局面。
也不知道在王允的辅佐下,刘协能不能再次拯救这个王朝呢,公孙续看着殿台之上的少年,心里五味杂陈……
“众卿不辞劳苦,数番征战得以战胜董卓老贼,解救朕于水火之中,皆社稷之臣啊,大汉有你们朕甚是欣慰啊!”
刘协正襟危坐的样子很是有气派,不过那奶声奶气的声音,公孙续听着很就感觉很有喜感。
王允俯视着众人,不等皇甫嵩和袁隗说话,便直接抢先一步道:
“陛下,老臣以为此次勤王大军征战数月,不仅极大的削弱了董贼的势力,并且解救陛下于危难之间,这乃光武之后第一功也!”
王允可不像皇甫嵩放不下身段去拉拢文武百官,让皇帝以为有不好的品德,这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那依司徒之言,众人应该是何封赏?”
刘协恭敬的缓和语气询问着王允,他自幼饱读诗书,从小就敬佩先祖汉昭帝刘弗陵那样聪慧的人。
当年御史大夫桑弘羊自恃功高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绝,且二人的政治主张有严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
汉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因为没有被立为皇帝也心存怨恨,于是这几股政治势力就暂时联合起来,试图杀死霍光废掉刘弗陵。
过程就是将压下的奏章送到昭帝手中,上官桀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而后再由他按照奏章内容来宣布霍光的“罪状”,由桑弘羊组织朝臣共同胁迫霍光退位。
而在霍光请罪的同时,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其实早就被十四岁的昭帝一语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对昭帝如此聪明善断无不表示惊叹,霍光的辅政地位得到了稳固。
而如今刘协便将王允当做自己的霍光,他知道王允专权是专权,却是对大汉对自己忠心耿耿。
“陛下隆恩,老臣惶恐。”
王允那叫一个感激涕零啊,要不是朝廷之上很是隆重,估计他还要给刘协磕几个头,没准还得哭他个一天一夜。
这让公孙续很是无语,可能这就是不知全貌不予评价吧,他自傲自己的思想天下无其可比,而自己又何尝能理解,这忠心于汉室的不死不罢休呢!
不过别说,王允赏赐官职的大小基本分配的很是合理,公孙续也很是给王允点个赞,他果然没有忘记自己和公孙瓒讨伐幽州叛乱的功劳。
数功并在一起,公孙瓒被封为幽州燕北侯爵,增邑八千户,任大汉征东将军,掌幽州七郡的人马,赐为中郎将。
公孙瓒这个征东将军可比刘和那个破烂临时震慑的强上万倍,特别还是被赐爵燕北侯。
这不得了的事情,侯爵世袭到时候公孙瓒百年后……那可是一步登天的节奏,可是他也不能盼望死爹啊。
不过想了想后,公孙续又摇了摇头,那个时间点实在是太遥远了,没准公孙瓒这身板都能活自己后面去。
再说自己的志向也不仅仅就是个燕北之地。不过让公孙续有点愤愤不平的是,就连自己打乌桓和连的功劳,王允竟然大半都算在了公孙瓒的头上,
要不是这个是爹,自己那早就得理论理论了,最后算来算去功勋被削夺后的官职赏赐,公孙续就被封个虎牙将军。
嗯……
起码是个大两级的……杂号将军了!
剩下其余的诸侯等人,但凡和勤王搭一点边的,全部都尽皆有所封赏,不过没有可以超越公孙瓒的官职。
至于袁绍、袁术等人,毕竟人家四世三公的地位摆在哪呢,特别是袁绍,他又是这次盟军的盟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