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生态循环圈(1/3)
“哦!这么说来,那在生物这一块上,最少是在人类的复制克隆上,东山你在巨木星内是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喽?”
“那是当然。大周王国此前独步巨木星的医疗技术,比如人体器官和断肢的克隆培育移植等,最开始起家的资本就是我这里支援了一部分技术和设备过去。”
“东山,我记得这好像是一百多快两百年前的事了。就是那代祖先突然之间发力,把大周王国带上发展的快车道,从一个蕞尔小国扩张发展成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性大国。我们一直弄不懂如此快速发展得原因,原来是东山你在后头使力。”
周志清和东山两个之间的一些互动,不自觉的暴露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让林森他们产生了更多的猜测和疑惑,不过这些都深深地压在他们的心底,等待一些合适机会去寻找答案。
林森在见到培养罐的时候,马上就想起了树神星上数以亿计的信徒灵魂来。
近百亿的灵魂全靠世界树进行**躯壳的培养,那少说也得近万年的时间,很多灵魂估计等不到那个时间,就逐步消散泯灭成灵魂粒子。这些培养罐完全可以解决这个产能不足的问题。
至于培养罐培育出来的生化人寿命短暂的问题,林森觉得自己可能找到了关窍。在聚变电站参观的时候,一路看到二十来个搞技术的生化人。林森通过神识的仔细观察,这些生化人的灵魂异常孱弱,给他一种支离破碎后勉强粘粘在一起的感觉。
考虑到培育时间十五天,再培训十五天,行为准则和职业技能依靠大脑内生物芯片存储的资料,省去了自然人数十年的时间,灵魂孱弱呈现碎片化也就不难理解。
在树神星能够留存下来的灵魂,强度与巨木星周志清这些自然人相比起码坚韧强横十数倍,本就只需要一具成熟的空白身体,根本不会出现灵魂孱弱的问题。
“东山,这些培养罐和营养液基地都能自行制造吧!如果放开了生产,一年大概可以制造多少个培养罐出来,当然营养液也要能够同步供应上。”
“培养罐生产制造倒不是难题,按照仓库原材料储备和后续生产的情况,放开量生产,一个月百万台不成问题。主要还是培养液的生产比较麻烦,这需要临时进口大量的各种肉类和粮食作物。”
“我清楚了!谢谢东山的解答!也许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东山你生产一大批的培养罐。”
林森对于东山给出的产量数字很是满意,心里更多的还是想着把培养罐的图纸和制造工艺,以及培养液的配方和工艺给拷贝复制到手,树神星实在太需要这些技术了。
“对了,东山,刚刚你说大量配置培养液,需要临时进口大量的粮食作物和肉类?平常都是自己自足还是从飘雪城那边获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