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天君席应(2/4)
在这飞禽汇聚,走兽栖息的好地方,叶凝流涟漪其中,顿觉精神大振,一洗旅途劳累,遂决定要于其中多流连几日。
他登上最高的水潭,俯视四方地形,看了一会,只见层峦叠翠,万山俯伏,均觉天广地阔,心神延展……
他缓步前行,游历四方,每行一步,身上的气机便越发自然,寄情于山水,几与这自然融为了一体,忘记来了红尘中的一切,不知来路与归途。
…………
自隐潭山离开之后,叶凝倒是再没遇上这等糟心之事,毕竟此刻大隋国力正胜,其中或是有人心怀不轨,但却绝不敢在这等关头激怒杨广。
说起来隋朝之一朝崩溃,杨广虽需要负最大责任,但不可否认,隋朝因为得国不正,在立国之初就为后来埋下了隐患伏笔。
从古至今,未曾真真切切凭手下之兵马纵横天下,浴血搏杀出来的皇朝,大多不幸,就如隋朝之前王莽篡汉、司马代魏……
这两者又有多少年国祚?
杨坚从勾结权贵执政掌权,到逼迫北周静帝禅让,中间不过区区十余个月,成事之速在历代皇朝之中堪称第一。
这其中的手段自然令人敬佩,可在暗下潜藏的隐患,却是更加的难以拔除,自此隐患藏于其中。
隋朝鼎盛时期自然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招惹,可在暗中动手脚做“皇权不下乡”、“乡下由我掌”之事者,由南到北都不在少数!
若是兵马衰微,无法镇压天下之蛟龙,大隋朝倾覆之祸,便在那一时二刻之际……
而在原着之中,开皇年间,隋朝以杨广为首的几十万大军,在岭南被宋缺十战十败,最终不得不承认胜宋缺独霸一方,开牙建府……
此战的失利,更是为这个本就先天不足的朝廷开了个不好的头,滋长了不少枭雄的野心,极大的缩减了隋朝的国祚……
因此,杨广的失败他自身固然占据主要因素,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以及大隋得国不正先天有缺的因素更是绝对不容小觑!
很多人都说隋炀帝喜好酒池肉林什么的,极度浪费,可实际上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自古哪个皇帝吃穿用度不是远超常人的?
一个人纵使再怎么穷奢极侈,实际上消耗也是有限的,若不是隋炀帝非做坐下那几件“大事”……
不要说隋炀帝一个人了,哪怕是他儿子、孙子也和他一样浪费,有着开皇年间的积累,对于隋朝国祚而言,半点问题都没有!
隋炀帝之过,不容否认,但他的功,也无法磨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