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谋曹爽司马装病(2/2)
曹爽不仅在城里爽,还喜欢到外面去爽。经常兄弟几个一起出城去,搞个郊游啦、去踏踏青啦等等。
大司农桓范年高德劭,而曹爽为了显示自己礼贤下士,就表面上特别尊重桓范。其实,心里一点儿都不亲近。
而桓范得了曹爽的尊重,就对曹爽说:“大将军您总领天下军国大事,怎么能够兄弟几个都出城去玩儿乐呢?”
曹爽就问了:“那又怎样?”
桓范劝谏说:“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关闭城门,大将军将如何?”
曹爽眼睛一瞪:“谁敢!”
桓范依然唠唠叨叨:“小心驶得万年船。”
曹爽不耐烦地挥挥手,下去吧,我乏了。
清河国和平原国因为地界问题争执了八年,都没有个结果。孙礼做了冀州刺史,就请出烈祖明皇帝封平原国时候的疆域图,以疆域图为准,为两国划定界限。
这事也算过去了,毕竟有当年明帝划分的疆域图为准。可是,曹爽偏偏相信清河国的一面之词,说疆域图不准。作为大将军,竟然不能秉公执法,偏听偏信。
孙礼不服,上书朝廷,据理力争,言辞颇为激烈。终于惹怒了曹爽,以怨恨朝廷被弹劾,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这孙礼可是当初明帝临终前留给曹爽的助手,没想到竟然被曹爽给整到监狱里去了。
过了好长时间,不少人求情,再加上是明帝留下的旧臣,曹爽终于将孙礼放了出来,任命为并州刺史。
孙礼上任前去见司马懿,见了面也不说话,只是满脸愤恨之色。
孙礼一直不说话,司马懿就主动开言,打破沉默:“咋啦,嫌并州偏远不如冀州富庶?还是为当年划定两国疆界的是生气?”
孙礼说:“太傅说什么风凉话?我孙礼虽然为人不咋地,但还不至于为官位、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生气?”
司马懿就奇怪了:“既然都不是,那你拉着张驴脸干嘛呢?”
孙礼说:“我生气是生太傅你的气!”
司马懿更疑惑了:“你生我啥气呀?我这一把老骨头,怎么惹你了?”
“你是没惹我,可是你不作为!”孙礼干脆直接抱怨起司马懿了。
司马懿就问了:“你想让我如何作为?”
孙礼说:“本以为太傅是向伊尹、吕尚一样,能够匡扶国家的人。上可以报答先帝重托,下可以建立不世功勋。没曾想,现在社稷将倾,而太傅却根本不想出手挽救。”
司马懿低下头,轻轻地说:“别生气了,年轻人,且忍者吧。”
不久,曹爽派党羽李胜任荆州刺史。李胜出发前,去拜访司马懿。表面上是跟太傅辞行,实际上是去打探司马懿的情况。
有客人来了,两个侍女忙着给司马懿穿衣服。结果,司马懿胳膊都伸不直了,侍女往身上套了一下,衣服直接滑落地上了。
司马懿又指指嘴巴,意思说口渴,侍女又拿来粥。司马懿端不住碗,直接嘴巴就着碗喝。粥水洒的到处都是,胸前衣襟湿了一大片。
李胜说:“听说太傅旧疾复发,没想到这么严重。”
司马懿问李胜:“你准备去哪儿呀?”
李胜说:“准备去荆州任职。”
“啊,并州?哎呀,并州那边胡人多呀,要多做准备!恐怕以后见不到我咯,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你多照应照应。”
“不是并州,是荆州?”
“不是去并州?你刚从并州回来?”
李胜好无奈,扯着嗓子说:“跟并州没关系,我去荆州任职。”
司马懿摇摇头:“荆州是吧,好好用功,努力为朝廷分忧哇!我是不中用了,眼花耳聋,不行了。”
李胜回去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就吊着一口气了,不足为虑了。”
从此,曹爽对司马懿更是一点儿防备之心都没有了,整日里更加肆无忌惮。却不知道,司马懿已经和两个儿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暗中谋划,准备诛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