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未名湖和子云亭(3/3)
在这里,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你看,湖边三三两两安静看书的学子们,他们此时正验证着千古名句:“博雅塔下宜聆听,未名湖畔好读书!”
在这里,他想起燕园中的曾经诸多的大师们,想到他们曾经出入的楼阁、曾经坐过的湖边、曾经乘凉的古树,还有曾经沧桑的岁月、曾有的精神和激情。
这园中最大的魅力,就是来自于一种深厚博大的人文底蕴。
而如果路铮办学,怎样让学校拥有这样的底蕴?
有了,刘禹锡有诗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子云亭是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扬雄,字子云,西汉后期着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
历史上有三处子云亭,其中一处是在古蜀国两位着名君主——望帝和丛帝墓外十公里的城郊,这里是扬雄墓,只是现在此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土台一座。
路铮只需要在子云亭周边找到符合办学条件的地方即可。
交通?不存在的,越是安静的地方越是容易激发学习的动力,只需要修建一条进校通道就好,封闭式教学的学校也有很多。
路铮越想越觉得可行,一马平川,上风上水,由都江堰水利工程分布出柏条河等七条河流经这里,学校又不是啥污染源。
重点是打造人文底蕴,让孩子们拥有符合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实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公认的大教育家来主持工作,这确实离不开白老爷子的帮助。